第78部分 (第1/4页)

澡蟆5�钡剿狼埃��匀蝗衔�约壕褪堑苯竦牟悸撑怠�

五、权力型

科学发现和发明可以提供巨大的力量,自然也会引发科学家的权力欲。权力型科学家在科幻小说中也不少见。在《征服者罗比尔》中出现的罗比尔还是一个隐士科学家,到了《世界主宰》里,他已经试图利用那个三栖飞行器来称霸。在《双曲面体》中,各国间谍搜捕加林工程师,但最后用它称霸的,还是加林工程师自己。在《世界主宰》中,施蒂纳利用思想控制器,向全世界发动进攻。

不过,“追逐权力”毕竟与“科学探索”关系不大。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个动机分别被两个人物拥有:野心家利用科学家来拥有权力。在《空气贩子》里,贝利利用科学家们控制空气。在《007大破火箭岭》中,魔鬼党首领利用科学家来建造秘密宇航基地。在《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利用科学家的是整个国家机器。

这种“分工”与现实生活似乎更贴切一些。毕竟从来没有出现过控制世界的科学家,但利用科学的野心家层出不穷。不过,那与“科学家形象”这个问题已经无关了。(奇*书*网。整*理*提*供)

与“扁平”人物相对的是“圆整”型的人物。圆整型的人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特征,这些人物就像我们自身一样复杂……在艺术上,“圆整”型人物比“扁平”型人物艺术成就更高,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加逼真,没有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能用一两个特征来概括,因此人物的复杂性往往能加强小说的逼真效果;同时,在文学技巧上,刻画复杂的性格比简单的性格困难得多。《文学理论概要》212页。

这个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也适用于科幻小说。在科幻作品里,也有许多圆整型的科学家形象留下来。

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便是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玛丽雪莱没有漫画化地塑造他,而是描写了他求学成长的全过程。弗兰肯斯坦本来想作一个学院派学者,但因为逐渐感觉学究们思路封闭,不能达到真理,才走上“野路子”,最后发明人造人。

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塑造了科幻文学史中最难忘的科学家形象之一:尼摩船长。尼摩托车船长首先是一个隐士。他潜入深海,发誓不与陆地人类打交道,不使用陆上的一切物资。但他又暗地里资助弱小民族的反抗事业。最后还亲自参战。甚至,当他看到逆戟鲸围捕弱小鱼类时,都要指挥潜艇加以驱逐。在尼摩船长身上,睿智、孤傲、勇敢、坚韧,诸多性格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凡尔纳极高的文学技巧。这样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竟然没有什么文学评论家去分析,责任绝不在作者身上。

在《战神的后裔》中,郑文光塑造了于文这个形象。他首先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作者从旁观者角度,反复提到他的天才,以及普通人的仰慕。其次,他又是火星开发团队的实际领袖,更是精神领袖。每每在开发活动受挫时,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帮助大家恢复信心。而作为丈夫,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与在同一队伍中的妻子相互隔膜。于文虽然是天才,但在许多事情上亲历亲为,表现出勤奋刻苦的一面。最后,也是在一次事故中被抛上天际,成为火星的“第三颗卫星”——战神的后裔。

在《寒冰热血》中,海洋学家孙毅然也是一个圆整型科学家。他是生活在大学里的学院派学者。靠着个人天才,宽广的知识面,缔造了“可控漂流”技术体系。而这个体系被企业家购买后,孙毅然势必进入商界,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持股人。而他最终也没有适应这个角色,成为冰山快递公司里的闲人,只能把科学研究当成打发时光的活动。

在文艺作品中塑造科学家形象,并非科幻小说的专利。理论上讲,任何现实主义文学也都可以塑造出优秀的科学家形象。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主流文学作家们对科学避之尤恐不及。

不过,下卷中要介绍的“科学小说”、“科学电影”则主动地描写科学。但是,这个新的艺术门类,目前基本还处在传记阶段。科学家传记小说和传记电影,无论塑造出多么丰满的人物形象,毕竟有传主的真实资料作依托。而科幻小说则是在彻底地虚构中完成这一任务。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五章:人物理论的突破(2)

第二节:非人角色

如果说,塑造科学家人物形象,还并未远离传统的文学理论,只不过比较边缘化,那么,“非人角色”则是科幻小说在人物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首先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