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首先,广播是真正的”交互式”。

在所有的媒体当中,广播最便于与受众进行即时直接交流,这一点庸置疑:这边主持人话音刚落,那边几条热线就已”有话要说”。在受众自我意识日益强化,不再人云亦云的今天,这种能自由交流的方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笔者曾通过长途电话与《科幻世界》的谭楷、阿来两位老师分别作过”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文学的创作”等专题节目,同时开通热线,让听友”现场采访”。平时也不时有科幻话题小讨论,以上种种,听友反响强烈!

这种优势,唯有因特网能具有,但在目前的中国,因特网上和电波里的讨论所具有的影响力,实在有天壤之别。

其次,广播让科幻”活起来”

从笔者的”科幻时空”节目第一期开始,就非常注重以”演播”的方式来推介科幻名家名作。无论是《冷酷的平衡》、《天幕坠落》、《我、机器人》、还是《三色世界》,在请人分角色扮演或自己演播时,我都注意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以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氛围。

科幻小说就是”前瞻性的文学”,描写”未来”的作品。这恰恰给了广播节目最广阔的表现空间_机器人走过来,报告”前方有敌舰!”话音刚落,飞船就中弹了。这段情节用电影来表现,恐怕非得运用包括电脑特技在内的大批人马。而在广播里,只需嗡声嗡扎的一句话、移动声、爆炸声、警报声就足矣。在听众脑海中,这同样会留下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的、深刻的印象。在以情动人上,声音的表现力更是不可多得,在录制《冷酷的平衡》时,我请了一位声音甜美的老师扮演”妹妹”,播出后不少听众来信”供认”自己为她的”不幸”而落泪!

笔者认为,在传统心理上,中国的受众还是更乐于”听故事”,因此情节曲折动人,言之有物的文学作品一直比过于注重理念的文学作品具有广阔得多的市场。针对这一特性,具有动感而又不失”神秘”、给听友仍留下想像空间的科幻广播剧是不是让科幻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了呢?

再者,广播的受众成份非常适合科幻传播。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电视相比,广播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要高出不少。而在青少年,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当中,广播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考虑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说广播适合科幻传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

媒体中的科幻专家还有《科技日报》的尹传红。他是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以来一直与科幻界人士保持大量联系,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科幻的文章。

媒体忽视科幻的另一个原因,是从科幻作品是很难挖掘出公众感兴趣的东西。媒体要报导科幻,总想去联系大众趣味。而目前的中国科幻呈现出鲜明的“小众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某个重大科技新闻出现后,才会有记者收集一下与此有关的科幻作品,作为报导的线索写入文章。这似乎是记者唯一能找到的,科幻与公众的联系点。

以《后天》这部科幻片为例,科幻迷对它反映平平。而2004年到现在,中国大地气候异常。每逢飓风、海啸、倒春寒,人们无不想起《后天》中的情形。这部电影可以作为区别大众热点与小众兴趣的最好范例。

第二节:问题与前景

由于资料缺乏,记者不熟悉科幻第一线等原因,中国媒体上的科幻报导很稀少。偶尔出现的也经常发生错误,或者不深入。不过,科幻报导改善的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科幻迷进入记者行列。记者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更加上中国传媒业近年大幅扩张,许多年轻人加入到记者行列里。他们中有相当一批是科幻迷。这些科幻迷记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版面上加入科幻内容,或者组织对科幻作家的报导。这种原发性的动力非常值得鼓励。

网络也是宣传科幻的一个好渠道。网络首先能够把各地科幻迷聚拢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另外,网络作为新生力量,其从业人员相对年轻。其中也有大量科幻迷。他们也在自己的网站上不遗余力地宣传科幻。

第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 第六章:科幻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第六章前言

第一节:中国科幻研究回顾

第二节:对科幻研究的个人看法

第六章前言

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催促着理论进行提练升华。而实践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当然,在科幻文学,乃至整个文学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