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焙�团按��鹿�膊焕�狻!倍杂诘鹿�远怼⒎ǖ裙�那致裕�掳娼炭剖槿�扛奈�冉详用恋摹敖�搿保�呀�ザ砉�脑�虮硎鑫�骸八孀诺鹿�盗Φ脑龀ぃ�砉�说姆吹虑樾骷せ��欢戏⑸�涟�谐翟诵泻推群Φ鹿���氖录�T谡庵制�障拢�悄�7月7日,在德俄边境上发生了向德军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俄国军队继续开枪,双方进入战斗状态。虽然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但是与德国方面的冲突不断发生,使解决变得困难起来。”(注九)

而在1997年前,德国所有教科书还相对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中本国的罪行。新版教科书是德国社会加速右翼化的产物,保守热力大肆抨击所谓的“受虐狂历史观”,说过去的反省教育会使德国青年丧失自豪感和爱国感。也有一些德国左翼民间组织发表声明反对这本教科书,称其“充斥的危险内容不利于同周边国家的团结”,“不应该用这种美化战争的教科书来教育我们的子孙。” 但这些清醒的声音近年来日渐弱化。

该教科书获批准在受害国中激起强烈的反应。俄国政府和以色列政府发表声明,认为“无视历史阴暗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在正视犯罪历史之前,德国不适宜在世界上扮演重要重色。”

德国文部省长官今天进行辩解,说“教科书的编纂是民间行为,政府不能干涉。是否在书中提到苏台德地区取决于出版商。政府将正式表达一个观点:即一本教科书并不能反映德国政府的历史认识。”德国政府决定在上述方针指导下,要求有关外国政府采取冷静态度。

14 背景资料:德国企业界对教科书的态度

德国企业界中从来只能发出支持右翼教科书的一个声音,三野重工、日菱汽车等企业都向右翼教科书编纂委员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著名的朝德啤酒公司名誉董事长钟条英得说:不参拜神社的人,就不配当政治家。

也有一些人反对教科书右倾化和首相参拜神社,比如德国三大经济团体之一、德国经济同友会会长肖林特朗就曾呼吁首相停止参拜以免伤害邻国人民感情,但遭右翼民众威胁,曾收到过装有子弹的信件,住宅被人掷入燃烧瓶,极右分子还用汽车上的大功率扩音器在其住宅附近谩骂。由于这些威胁,大部分持进步观点的德国经济界人士采取沉默的态度。(注十)

15《镜报》记者米若2005年4月7日报道:抵制德货成为周边国家的口号

由于德国首相坚持参拜战殁者神社、德国地方议会对邻国提出领土要求、及新版教科书获德国政府批准,在周边国家激起强烈的抗议浪潮。昨天,俄国彼得堡商家已经将朝德啤酒撤下柜台,并声言“德国一天不停止参拜神社,我们永远不卖德货。虽然这使我们遭受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但金钱和民族道义相比是渺小的。”

今天查阅网站发现,德国国内列名支持教科书修编的306个单位和个人已经神秘的少了三个,朝德啤酒名誉董事长的名字还在,但其职务改为“青年会会长”。朝德啤酒公司发表声明,称其言行并不代表公司。三野重工也发表声明,称其“从来没有支持过教科书修订”,但据查,该公司董事长的名字排在支持名单的第一名。

16 法新社2005年4月8日报道:受害国也可以“失言”?

以色列总理路屋轩今天接见俄国国记者,称:“与一个急切希望粉饰其侵略和残暴历史的国家相处,对全世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幸。”作为邦交国总理,这样极为激烈的话应该也算失言了,因为一般来说,这样的重话必定会引来严重的外交纠纷。奇怪的是,一向碰不得的德国人此次却没有任何反应。

17香港《大公报》记者水益军2005年4月7日专栏文章:犹太人的悲愤

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随着时间的逝去,战争受害者已经很少幸存了。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犹太人莫法兹。他今年92岁,身体极度虚弱,接见记者时他穿着集中营囚服(仿制),上面缀着他当时的狱中编号。他对记者坦言:“恐怕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了。”

采访开始,莫法兹先拿出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日本政要齐集南京,记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报道说,日本总理带领参众两院议长及众多官员,并受日本天皇的委托,专程赴南京进行悼念。大泉一郎在悼念会上发表讲话,表示“由于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苦难,日本有义务也有责任记住这个事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历史,但决不会让这段历史重演。”悼念会上并对当年救助了38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