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形成的影响力,即由其道德品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所组成的,但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道德品质的方面。这种人格越是高尚,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受到追捧与崇敬。中国哲人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西方哲人斯宾诺莎说:“德性是人的最人性化的状态,是人的真正本性的实现”。可见,人格的要义上是道德韵味上的,即道德人格。作为人身上最为持久、最为稳定的东西,德性人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标志着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中都能表现出来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确定了人的自律道德主体地位,表明其具有履行道德义务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德性,“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人不同于禽兽,不只在于他能思维,更大程度上在于人的道德性。正是这种属性使人身上的动物性与兽性划清了界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禽兽既无外在规范的约束感,也无内在良知的自制力,它只受情欲与冲动的支配。惟有人,能够依靠道德理性节制自己的欲望,把本能情感自觉地升华为具有社会特性的道德情感。于是,人才会敬他人,知廉耻,讲礼义。德性的人格力,就在于它能使人摆脱自然本能和感性冲动,依据理性肩负道德责任,服从道德法则的力量。正是人格之道德性向我们呈现了一种独立于动物性和整个感性世界的生命,提升我们进入理性世界,超越自然属性而成为人格的存在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如果没有德性的根基,人就处处为欲望所奴役,甚至人性就沦落为兽性,就谈不上什么人格。

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一个人德富,便能知荣辱、辨善恶;重人格、讲国格,才会有一种诱而不惑、崩而不动和压而不垮的力量。一个人德高,就充满了义无返顾的人格力量,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不因富贵而骄矜,不因贫困而屈节”;“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康德把这种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状态称为“无情”;认为这才是德性的真正力量。确实;人最本质的东西是德性,正是德性使人从自然的存在走向精神的存在,提升了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德性是人格尊严的根据,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内在理性情感和荣誉感。作为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人类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要有尊严。如果不能维持这个尊严,就要堕落为其他物质。而人格的尊严系于德性,只有道德以及与道德相适应的人性才具有尊严。正是德性唤起敬重人格的理念,将人的崇高本性展现出来,即使身陷不幸也能保持正直,即使无人察觉也能保持诚实。这种尊严凸现于人们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人格。人的人格性禀赋,在于他是一个能负责任的理性主体,而德性亦即人趋向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信托。我们对人格的敬重情感源于对道德法则的尊重,是实践理性施加于主体身上的情感结果。道德法则对意志的直接规定以及对这种规定的意识就是尊重,对道德法则无条件的敬重构成一切人格价值的首要条件。

人格魅力的精神属性。人格魅力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格魅力的形成、发展和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不依赖于人身以外的任何物质条件,也与人体本身的容貌、身材、肢体健康等自然条件无关。一个人只要大脑是健康的、精神是正常的,都可以拥有良好的人格,不依赖于物质、容貌,可以独立地存在。霍金是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刚过完21岁生日就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当时医生断言,他的身体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却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成为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霍金患有严重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