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其角色相适应的人格个性。因此,人格个性的角色特征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多重性的。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随着人物角色的不同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

人格魅力的性格个性。人格魅力的个性特征在性格方面体现得最直观,最明显。对于人格魅力的感受,最容易产生于对一个人在性格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性格体现于对人对事的态度,体现于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在对人的方面,热情与冷淡,感情用事与理智行事,粗暴与温柔,幽默与古板,豪放与收敛;在对事的方面,刚强与懦弱,沉着与急躁,激动与冷静,感情用事与理智行事。在性格的类型上还有内向与外向的区别。内向的性格不易被人把握,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对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外向的性格则比较容易被接受,更易于受到他人的青睐。

不同的性格很难用一个好与不好的标准来衡量。不能说某种性格是有魅力的,某种性格就是没有魅力的。性格有无魅力取决于周围人对这种性格的感受。对某一种性格看其是否有魅力,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好恶,这决定了不同的性格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魅力也是不同的。如有的人喜欢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就不太喜欢与热情外向的人交往。而有的人喜欢热情外向的人,可能就不太喜欢和比较内向含蓄的人打交道。有的人喜欢幽默,古板的人对他就缺少吸引力。而古板的人可能对幽默也不感兴趣。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衡量一种性格好还是不好,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和环境来区别把握。如一般人所说的急性子和慢性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这两种性格就很难说那个好那个不好。在需要做一些很精细的事情时,显然是慢性子对做好事情更为有利。而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显然是急性子的人更具优势,因为慢性子的人可能会误事。因此,人格个性在性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情况来分别不同情况具体评价,不能一概而论。就是说,同样的人格个性形态,对有的人是具有魅力的,对另一部分人可能却是缺乏魅力的。在某种环境某种情况时作为人格魅力形态出现,而在另一种环境另一种情况下却不能以人格魅力形态出现。但一般来说,性格个性的魅力标准应以多数人的感受为依据。比较起来,受到多数人欢迎的性格更有魅力。而各种性格如果把握适度、张弛有节,都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人格魅力的心理个性。心理活动作为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对人的一言一行有着巨大影响。心理素质如何,左右着自己的感觉、思维和情绪,决定着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影响着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每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在他们不同的人格魅力个性形态中,都会突出地体现他们所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格魅力重要来源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具有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对任何事情都能积极应对,做到以积极的视角认识问题,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问题,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地想方设法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好结果。即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不消极、不气馁,积极地总结教训,积极地采取措施,弥补损失,扭转局面。由于有了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很多被一般人视为做不到的事却能够做到。与此相反,具有不健康消极心理状态的人,遇事总是首先看到事物的消极因素,做事情之前总是想这件事情做起来如何如何困难,如何如何做不成,因此根本就不敢去做。即使硬着头皮去做了,一旦遇到点困难,就畏缩不前,打退堂鼓。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本来完全可以做到的事,也因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却做不到。不同的心理状态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二,这是一种自信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有充分的信心。对自己还不完全胜任的事虽然信心不足,但也不会自卑,相信通过努力也有做到的可能,敢于去尝试。尝试一旦成功,使自己更加自信。即使不成功,也不会从此一蹶不振,只是进一步摸清自己的底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到原来以为做不到的事,同样增强自信心。而在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之下,对自己总是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这也做不成,那也做不成,从而什么事情都不敢涉足。越是如此,就越是对自己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