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到群众中去倾听呼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群众的情绪与呼声是必须时时关注的。群众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从群众对自己的态度、反映、意见、要求和评价上,就可以看出自己和群众要求有没有差距,差距在那里,差距有多大,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领导干部只有时时知道群众想什么、要求什么、期待什么,群众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群众满意。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不了解群众的情绪,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就无从去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克服自己的差距不足。在盲目乐观中的一意孤行,只能造成与群众的关系渐行渐远、离心离德,最终失去民心。因此,领导干部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努力与群众成为知心朋友。领导干部到群众去听取意见、倾听呼声,最重要的是要诚心诚意,万万不可虚情假意、三心二意。是不是真心诚意,群众是心明眼亮、心里有数的。对真心诚意听取群众呼声的,群众就乐于说心里话,把真实的想法、看法向领导干部如实倾诉。如果不是真心诚意,只是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群众就不买你的账,领导干部就听不到群众的心里话,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还会令群众十分反感。此外,领导干部倾听群众呼声,还要注意全面听取意见,避免片面性。群众当中难免有些不同意见,不同看法。领导干部在倾听群众意见时,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避免偏听偏信。只有全面听取意见才能听到正确意见,得出正确结论。

到群众中去沟通情感。情感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等,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活动。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最纯朴的关系是情感关系,最真实的关系也是情感关系。领导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地爱护群众,群众是否真心实意地爱戴领导干部,最能说明干群关系是否非常融洽、真正良好。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当好这个公仆,就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爱心。只有对人民群众具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视人民为父母兄弟,兢兢业业地为人民群众操劳,呕心沥血地为人民群众效力。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充满爱心,人民群众也会对领导干部给与理解、支持与拥护。干群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轴。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和谐社会就没有坚强的支柱。情感是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没有情感的联系,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可能建立起来。情感是在相互沟通当中实现的。领导干部只有经常到群众当中去走一走,多接触接触,才可能保持与群众情感沟通与交流的畅通。如果领导干部总是高高在上,与群众不接触、不来往,就无法与群众建立起密切的情感关系。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群众,不仅能够加强与群众的情感沟通,还能有效地磨掉领导干部身上的官气,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沟通情感,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只做做样子,必须要深入到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到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到训练现场,到居民社区、到农民村落、到群众家中。在同群众沟通交流中,要彻底放下架子,平等地与群众相处,给人以亲切感。不能冠冕堂皇地说大话,要围绕群众最关心的话题聊家常。要细致入微,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看看房子漏不漏,被子厚不厚,老人身体好不好,小孩学习怎么样,生活还有什么困难。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群众就会把领导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领导干部在与群众的情感交流中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使领导干部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还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与爱戴,从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中受到鼓舞,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到群众中去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群众这样一个大众群体,就更是雪藏着无数的老师。向群众学习,到群众中去寻找智慧、拜师求教,是领导干部学习进步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再聪明、再博学,也不能做到百事通,总有些知识不掌握,总有些经验不具备。而群众当中人才济济,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有的已经是某些领域的专家。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虚心地向这些人学习求教,做到博采众长,将群众的知识智慧集于一身,就能够极大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提高。在道德品格修养方面,群众当中也有许多堪称楷模的先进人物,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不仅先进模范人物值得学习,群众当中的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发现每一个人的可取之处,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