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何泰之原本因自己是京城人士;只觉得旁人是乡下土包子。可这叙起家族渊源上;还真的少几分底气。

二沈学士;以书法见长;虽已经故去六、七十年;可士林提及;依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太宗皇帝可以称赞过大沈学士沈度为“我朝王羲之”;如今翰林院里用的“馆阁体”;就是从二沈之风。

就是二房三太爷;当年十几岁移居京城;能得以立足;也是因有大沈学士曾孙身份;得了祖上余泽。

旁人还罢;见惯沈珏忽悠人做派;依旧各自做各自的;沈琴忍不住上前凑趣道:“珏哥又在掰扯祖宗;几百年的芝麻谷子有甚好说?且让祖宗耳根子清静清静哩。”

“这是沈字闪着光哩;身为沈家子孙;与有荣焉”沈珏挺着胸脯;骄傲地道:“我等也当勤勉攻书;勿要坠了祖上清名方是;虽有六族兄珠玉在前;我等兄弟亦不该懈怠。”

何泰之脸上崇敬之情越盛;原有的那些许傲气早已收敛的于于净净;沈家除了有个大才的祖宗;还有当世子弟为状元;自己倒是越发拿不出手。

平素最爱玩的就是沈珏;如今一口一个“勤勉攻书”的也是他;学堂上诸同桌面面相觑;哭笑不得。不过有外人在;也没人去拆穿沈珏。

沈珏说话间;看到沈瑞;眼睛一亮;站起身走了过来:“瑞……瑞二哥来了……”

沈瑞笑着看了何泰之一眼;对沈瑞道:“可同董先生打了招呼?”

族学毕竟是传授学问的地方;要是随意带外人来玩耍;岂不是乱了套。因此有禁令;不许学生随意带人进入族学

沈珏闻言;犹豫了一下:“瑞哥还不知?昨rì董先生已正式辞了族学差事;今rì起族学暂有流大叔暂时署理;等月底族中公议此事后;再定山长。”

沈瑞听了;心中有数。

沈家书香传家;子弟多应试下场;只凭有“秋实”班秀才;这主持族学事务的就起码得是个举人。

沈流是举人不假;可会试落第几次后始终不曾放弃;加上还不到四十岁;再考两科也不算老;自然不会将思放在族学上;这接班董举人的最后人选;还得另寻人选。

见沈瑞不于己事的模样;沈珏翻了个白眼道:“你且莫要自在;有先前事在;怕是族老们不会再答应请外人;多半从族里的老爷里找。最有可能的人选不是旁人;正是源大叔;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沈族中水字辈的举人老爷并不算少;宗房大老爷、二老爷;四房沈源;五房沈鸿;八房沈流;都有举人功名。

沈流要继续科举;宗房大老爷即便没有族长之名;也是有族长之实;全面接受家族庶务;不可能专门来管族学这一摊;沈鸿则是身体不好;五房家事是都是全托给妻子;即便近些年身体略好些;估计也不会出来接族中差事。最后的人选;是宗房二老爷与沈源。

不管宗房二老爷学问人品如何;只凭着他是宗房一脉;其他各房怕是就不乐意他接手族学。

如此一来;最有可能的人选还真就只剩下四房沈源。

沈瑞听了;一时无语。既然能中举;那沈举人学问定是不差;可难道给族学里挑先生不看人品?

沈举人虽不像张老安人声名狼藉;可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早年的“宠庶灭嫡”;现下的“纵情声sè”;都不是能瞒得了人的。只有沈举人还天真认为;自己德行堪比君子;即便略沾女sè;也是自家婢子;不碍什么。

他若是年轻;不过一句“少年风流”;自不会有人说什么;要是无子;还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旗号堂而皇之纳宠;可他坐四望五的年纪;两个儿子又以长成;加上之前端的架子又太正经;这一反差如何能不引得人侧目

“族长太爷那里;应不会点头?”沈瑞眨了眨眼睛问道。

沈瑞撇撇嘴道:“除了鸿大叔;就剩下我二叔;你以为三房老太爷会如何?且看八房太爷那里怎么说话;太爷怕是不好说甚哩”

沈瑞想一想那位族长太爷;实是个明白人;虽说为了避嫌;不会贬低沈举人什么;可也不会真的任由沈举人来主持族学。说不得最后的差事;还是落到沈鸿头上。若是沈鸿受不得繁杂;只教导学生;另安排个人给他做助手便是。

这样想着;沈瑞心里便踏实了。

在家里张老安人一直“养病”;沈举人并不要求沈瑞定省;父子三、五rì方见一遭。沈源真要到了族学;可是rìrì相对。沈举人见了他就一副训丨龟孙子的做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