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徐氏对于二老爷的选择并不意外;只要二老爷晓得沈瑞身份;心中对孙家存愧疚之心;就不会选比瑞哥年长的嗣子:“二弟妹那里还有的磨叽。听她今rì话茬倒是并不忌讳择嗣之事了;不过却是急着抱嗣孙……瞧她话里话外很是厌恶珠哥;倒是打听全哥来着……”

大老爷道:“五房的侄儿们教养都不错;全哥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人心易变;就因为他们与瑞哥关系亲近;反而不好凑到一家做堂兄弟……人皆有私心;五房弟妹即便再感恩;怜惜瑞哥;也不会疼过亲子去……”

正如徐氏所料;二太太乔氏还真就在沈家诸子中选中了沈全。

虽说在初见时;她对沈全、沈珠两个印象都不好;不过随着沈全随着两位胞兄离去;二太太便将这恶感全部都转到沈珠身上。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惦记自己家的东西;越是有人想要越是不想给;对自家东西没兴趣的;反而心甘情愿地想给了。

最主要的是;在来京的沈家诸侄中;沈全年纪最长;已经十八岁;到了能娶妻生子、支撑门户的年岁。

二太太在年夜饭后;就试探过大太太;听着她的意思并不怎么对沈全上心;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怕大老爷与自己考虑的一样;为了子嗣传承选择沈全。

等回了二房;二太太便与丈夫提及此事:“老爷;明rì宗房与五房的几个族侄都会过来拜年……五房全哥;老爷瞧着怎么样?”

二老爷瞥了二太太一眼;道:“是个稳重孩子;就是读书资质平平。”

二太太闻言;未免有些犹豫。

传承血脉是大事不假;可沈家是仕宦之家;二房的嗣子也不能碌碌无为。

“乡试也困难么?”二太太问道。

就算读书资质平平;要是能过了乡试;也可以捐官入仕;只是不如正途官前程好罢了。

二老爷道:“运气好两三科就中举也是有的;运势不好的好;就保不齐了。”

二太太算了下夫妻两个的年岁;就算沈全入嗣小二房;出服后就娶妻;生子又得延一年;等到自己丈夫年到花甲时;嗣孙已经十来岁大;并非不可取。

二老爷道:“大嫂不是说了;五房rì子过的不错;族弟与弟妹并无过继亲子之意;你怎么又提及全哥?”

“越是这样规矩人家出来的孩子;以后才越省心。五房两个哥儿自己争气;家底也不俗;就不会想着借着兄弟来占二房便宜。真要小门小户的;后头一溜穷亲戚等着打秋风;以后也是没完没了的官司。”二太太柔声道:“说到底;咱们真过继了全哥;还能不多看顾他两个胞兄;对于五房也是好事

二老爷摇头道:“这过继本是两厢情愿之事;没有明知旁人不愿还夺人骨肉的道理……我同大哥说了;咱们这房选宗房的珏哥……”

“啊?”二太太诧异出声:“老爷怎会选了珏哥?要是我没记错;来京诸侄中他年岁最小……”说到这里;想着沈琳、沈琴、沈宝三个;一个都没看上眼;沈珠又是打心里厌的;便道:“就是四房瑞哥也比珏哥大啊珏哥后头还有族长一房;反而不如四房省心”

二老爷看了妻子一眼:“珏哥与瑞哥同年同月份;只是晚了一天。十三了;也不算小。”

二太太意外道:“倒是没瞧出来;瞧着瑞哥比他高半头;还以为要大上大半岁。”

祭祀孙太爷之事;原本要安排在元宵节前;不过几位老爷商议过后;觉得还是将rì子延期;等沈瑞正式入嗣二房后再随同大老爷、大太太一起去祭拜孙太爷。省得使得二太太晓得沈瑞身份;又要节外生枝。

大家并不会因她闹腾改变主意;只是家和万事兴;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几位侄子我都考校过;珏哥聪敏;读书有天分;即便比不得珞哥;以后举业是不用担心的……他是宗房骨血;也不都是坏处……一笔写不出两个沈字;大哥与我都上了年岁;以后珏哥有本生兄长为助力;总是好事……”二老爷说道。

“就是年岁太小了”二太太还是有些不满意。

二老爷道:“他入了二房;出孝就是年底;转年参加完童子试;就可议亲;不过两三年功夫。”

二太太心中虽有些不情愿;可见丈夫拿了主意;便也不在啰嗦;不过想到剩下的沈家诸子后知后觉道:“既是老爷去与大哥说了沈珠不行;全哥家里又舍不得;珏哥归了我们这一房;那大哥、大嫂莫非选的是四房瑞哥?”

这三兄弟昨晚年夜饭后在书房已经订了二房嗣子人选;商议妥当;等过了十五衙门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