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随时可以翻脸不认人。对比之下;族亲因血脉牵系;则是最好盟友。

自沈度、沈灿兄弟出仕;沈家子弟读书传家;历代都有人出仕;可除了二房嫡支显赫外;其他房头都是微末小官;最高的也不过是宗房已故老太爷;在从三品参政位上致仕。

如今瞧着这势头;沈族出sè子弟不是一个两个。即便科举仕途;大浪淘沙;只要能再进学两三个;沈家在官场上就有了接力人;可以等到沈栋那一代人逐渐长成。即便最后没捞到举人、进士功名的;只要有向学之心;以后在教养子弟上留意;读书种子也只会越来越多。

沈理并没有在众人跟前提二房嗣子之事;不过在与沈械、沈瑛说话时;却提到chūn山书院。沈全、沈瑞、沈珏几个到底如何入学;还要先看二房长辈安排;左右并不用太担心就是。

十几个族兄弟;虽都在一屋坐着;可因年齿不同;分坐了几处。沈理这里;不用说是沈械与沈瑛、沈琦几个;沈全那里;是陪着三房沈玲与沈琳说话;沈瑞、沈珏这里;与沈琴、沈宝坐在一起。

至于栋哥、宁姐、慧姐等小一辈;则也由同辈的族兄弟、族姊妹处招待。

沈琴、沈宝这里;听说沈瑞、沈珏前rì去了隆福寺;都是艳羡不已。

沈琴抱怨道:“珏哥没义气啊……也不说去唤我们一声”

沈珏偷偷地指了指沈械坐着的方向;低声道:“是随着大哥去的;规规矩矩地烧香拜佛;在庙会上就打了个转罢了……”

瞧他模样;就差加一句“谁去谁后悔”。

大家虽是同辈兄弟;可因年岁相差太大;大家对沈械这未来沈家当家人也多有敬畏。

沈琴缩了下脖子:“这次算了;下回珏哥可记得唤我同宝哥一声”

几个小的正凑到一起说话;三房沈玲;脸上带了几分小心随着沈全走了过来。

若是来的只有沈全;众小都相熟的;自然无需多礼。可对于这个三房族兄沈玲;大家实是陌生;反而都带了客气。见他过来;便都起身相迎。

沈玲是沈珠堂兄;是三房二老爷庶长子;在族学里念了两年书;识了字后;就进了铺子里学打理生意;前两年被派到京城来;打理南城一处布庄。

三房子孙繁茂;家里生意又多;除了嫡子嫡孙被看重外;其他庶子庶孙;多是如沈玲这样;早早就接了差事;当成掌柜或伙计使唤;也是防着外头雇的掌柜弄鬼;才多爱用自家人打理产业。

论起年岁;沈玲比沈全还要大两岁;按理应是同沈全做过同窗。可因他读了两年书就进铺子学差事;同沈全刚好错过。

沈玲已是弱冠之年;不过在众族弟跟前;他却没有摆族兄的谱;反而十分客气。

见众人起身;沈玲忙道:“快坐快坐;无需如此;是我扰了你们说话……”

四小中;沈琴年岁最长;便道:“玲二哥太客气……我们也不过是东一句、西一句闲聊呢……”

沈玲过来;是专程来寻沈琴的。

“琴哥;听说九哥病了;我想要去看看;你瞧着二房长辈那边便宜么?”沈玲带了几分拘谨说道

沈琴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失笑道:“玲二哥怎问起我来?沧大伯、大伯娘都是极和气的人;二伯与三叔待人也慈爱;哪里有什么不便宜的?倒是玲二哥;身为晚辈;怎么还没有过去拜年?外道甚了;都是族人?怕是珠九哥那里;也是念着玲二哥的。”

沈玲讪讪道:“先前并不晓得你们来京;不曾去过二房长辈家;怕是冒昧登门不便”

哪里是他不想去呢?就是以前没有往来;如今二房与族中关系缓和;他身为族侄也当去拜见。更不要说堂弟来了;就住在二房。他十来岁就出来打理买卖;最是晓得人情高低;岂会那般失礼。

他是想过去;却是不能去。

沈珠尚未到京;沈玲就接了三房老太爷家信。三房老太爷不许他往二房去凑;怕他行商贾事为二房长辈不喜;牵连到沈珠头上。

沈玲无法;也只能做不知沈珠上京。

如今沈家族兄弟聚会;沈玲不能再装不知道;更不要说沈珠病了;他这个堂兄总不能不闻不问;否则传回松江又是他的罪过。

三房老太爷改换门庭;读书的子孙都是宝;不读书的都是草芥一般;偏心的没谱。

但是有老太爷家信;沈玲怕真的被二房长辈所厌;少不得上来寻沈琴、沈宝兄弟打听打听二房长辈们脾气秉xìng。

虽说二房大老爷已经与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