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如今屋子里虽不算冷;可到了傍晚也有些yīn凉。

沈珏接了头巾;心不在焉地擦了头发。

沈瑞看出他心里不安;可有些事他早已劝过;再啰嗦也没意思;就岔开话道:“初三是寅rì、初五是辰rì;乡试该放榜了……”

乡试榜单又叫“龙虎榜”;惯例选在寅rì或辰rì放榜。

“不知沈琰考的如何?”沈珏听了;道:“他年后带了老娘与兄弟去南京;要是中了举人;不知会不会带老娘与兄弟来京城……”

沈瑞道:“可惜沈瑾;预备了三年;还是错过了这一科……”

沈瑞心里是真的希望沈瑾早rì举业;支撑起四房;要不然四房笑话越来越多;即便牵扯不到他身上;听了也叫人心烦。

沈珏轻哼道:“十八岁的举人金贵;二十一岁的举人就常见了……当年过了院试就跟中了状元似的翘尾巴;活该眼下丢人现眼……”

沈瑞皱眉道:“嘴下留德;你也不小;以后说话也别这样肆无忌惮……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随二叔南下;以后少不得随二叔往来应酬;还是需谨言慎行……”

沈珏忙告饶道:“晓得了;晓得了……这半月来;二哥都念叨几遭了;难道我就是那祸头子?”

到了晚饭时候;因要给二老爷一家与沈琴、沈宝兄弟践行;徐氏在正房设宴。

沈瑞与沈珏结伴过去;除了刚生产的三太太之外;旁人都过来了;只有二太太不在。

二老爷与大老爷夫妇告了罪;只说二太太乏了;先歇下。

大老爷夫妇没有多问;三老爷暗暗松了口气。

即便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可是二太太一副要夺子的架势;三老爷很难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个嫂子。

没有二太太这个捣乱的在;晚饭气氛很好。

对于沈家二房来说;三房添丁是大喜事。

即便小长房与小二房都有了嗣子;可这个侄子来的也不晚。

只有徐氏;想着四哥的孱弱;心情复杂。

现下孩子还小;看不出什么;只要稍大些;才能看出好坏。

要是如三老爷这样的身体;还不如生个女孩;不过是娇养十几年;要是个男孩;就要拖累沈瑞一辈子。

并非徐氏冷心肠;不心疼这个侄儿;实是她身为长嫂;jīng心照看三老爷三十多年;知晓其中辛苦。

等用了晚饭;沈珏舍不得沈瑞;就跟着沈瑞回了九如居;兄弟两个同榻而眠。

将婢子都打发下去;兄弟两个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了不少;迷迷糊糊中;沈瑞就听到沈珏道:“四哥看着病弱;以后不晓得能不能离四哥远点;莫要担了嫌疑……”

第二百一十九章 贞元会合(三)

次rì;九月初十。

因二老爷明rì就要离京南下;亲朋好友就在这一rì上门践行。

虽说在外人眼中;二老爷出京并不是光彩事;可有大老爷这个尚书在;也没人觉得二老爷以后会回不来;倒是没人会避之如蛇蝎。

乔老太太这次倒是没来;只打发儿子媳妇过来。因外放之事;乔老太太对于二老爷这个姑爷意见颇深;连大老爷都埋怨上。

大老爷罢了;她这个姨母向来管不住;二老爷这个姑爷这次一意孤行;引得老太太是真恼了。

在她看来;自然是大老爷只想着自己的富贵;对于二老爷这个弟弟不尽心;否则就不会在“京察”的关键时刻;让二老爷为庶务离京。

否则以二老爷的资历;即便升转不到詹士府这样的热门衙门;升转到小九卿衙门做副手也不成问题;哪里到了需离京的地步。

偏生她跟二老爷抱怨几句;二老爷只一味为大老爷说好话;倒好像她这个老婆子在挑唆他们兄弟感情似的。

乔老太太气的不行;最后也懒得管了。

二太太这rì并没有出来待客;旁人问起时;徐氏面露为难道:“昨rì伤心了;jīng神有些不足;就没有出来;还请大家体谅……”

亲朋故旧;多晓得昨rì是沈珞祭rì;倒是不好多问。

乔大太太这个娘家嫂子却是不好不去探看的;徐氏就让人引她到二房;她本以为小姑子因丈夫外放心中不自在耍脾气;正想怎么规劝一二;没想到到了二房却看到二太太睡得正香;压根都没有起身。

外头一堆客人;可是为了二老爷夫妇一来;她这个正主却是是睡觉?

乔大太太气了个半死;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