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乔三老爷看着眼前的新举人;满意地点点头。

他只是学政;并非乡试主考;可却主持过院试。年初科试时;他还曾到过松江府。对于松江府的年轻生员;他早就留意;只因松江大姓沈家;是他姐夫沈洲的本家。

三月里沈洲南下祭祖;还曾绕道南京;姐夫与小舅子两个见过面。

松江沈家;对于京城权贵来说;不过是乡下土财主似的人物;可只有乔三老爷这样的学政官;才能看出沈家的底蕴与不凡来。

老爷一辈还罢;并不明显;除了京城二房外;本家只有几个举人;并无什么出sè人物;到了小一辈;却是了不得;进士、举人、生员加起来十来个。

书香望族;不外如是。

想着乔家后继无人;沈家却满地读书种子;乔三老爷十分羡慕。

只是读书人清高;前两年连京城沈家与本家都鲜少往来;他这个姻亲自然也没有主动凑过去的道理。

如今却是不同;京城沈家从松江本家过继嗣子;恢复了往来;乔三老爷便也可以将沈家当成姻亲走动。

他之前看重的人;并不是眼前的沈琰;而是弘治十年的“小三元”沈瑾。沈瑾读书资质高;xìng子纯良;乔三老爷有一庶女;已到及笄之年;在亲事上高不成低不就;先前就相中了沈瑾;有心等着今年乡试后择婿。之前痛快地答应姐夫保举沈举人为教授;也是因这个缘故。

没想到沈瑾没有参加这一科乡试;而且在嫡出兄弟出继之外;身份也从记名嫡子成为家中的支撑门户的独子。

乡试之前;沈举人曾拿着沈洲的名帖来拜见乔三老爷;乔三老爷对他的印象并不好。再想想之前听过的那些沈家四房“宠妾灭妻”的传闻;乔三老爷就熄了与他做亲家的心思。

反而是沈琰;先前连廪生都不是;如今乡试却是榜上有名;乔三老爷对他印象甚好……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闻大名(一)

因之前留意的是沈瑾;并不是沈琰;所以乔三老爷对于沈琰知晓的并不多;只晓得他早年失父;之前在松江;今年乡试前带了寡母与胞弟寓居南京。

今rì;他将沈琰叫过来;就是想要问问沈琰到底是沈家哪个房头的。

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白氏寡居;乔家不好直接与白氏提此事;就想要从沈家找个能做主的族亲长辈出来。

至于沈琰不是沈家族人之事;乔三老爷想也没有想过;毕竟沈琰的仕籍上;写了曾、祖、父三代;曾祖年岁太久远不好说;这祖父从名字上却是与乔三老爷的姨父同辈;父沈清又与沈沧、沈洲兄弟一样从水字旁;沈琰与他弟弟沈则是与沈珞一样从斜王旁。即便是巧合;也不可能三代人都巧合。

“听闻松江沈氏分了九房;不知松贞所在是第几房?”乔三老爷开门见山问道。

至于沈琰尚未婚配之事;他早已经打听清楚。即便看重沈琰;也是在沈琰没有婚约的情况下。

这本不是什么yīn私话题;可对于沈琰来说;还真是不好回答。

他要考科举;学籍上就要注明祖上三代。可是他曾祖父当年发话;不许他们这一支子弟入族谱。

他迟疑了一下;答道:“学生虽姓沈;确实是沈大学士五世孙;可是学生祖父这一支没有入族谱……”

乔三老爷闻言;不由皱眉。

他想过沈琰可能是沈家的偏支庶房;却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他之前想要择沈琰为婿;除了沈琰人品资质不错之外;只要也是看沈琰出自沈家;是书香门第。

沈琰的学籍上;父为举人;祖父为生员;曾祖父亦为举人。即便没有一个出仕做官的;可也不是百姓人家。

没有入族谱;用途入了族谱再除族还不同。

入了族谱再除族;那肯定有犯了族规家法的地方;被家族所弃;没有入族谱;多半是出身有瑕。

可沈家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沈琰这一支几代人都是读书为业;这般有上进心的族人;为何不让回归家族?

不过想着在乡试前;沈家宗房派了沈琦来南京;曾带了几个生员过来拜访他;其中并没有沈琰。

之前乔三老爷还以为是沈琰如今住在南京的缘故;现下看来这其中还有说法。

“沈家那里;可提了你们这一支归宗之事?”乔三老爷问道。

沈琰摇摇头;不想说太多。

他并不知乔三老爷与沈家二房的渊源;对于学政大人关心自家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