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贺东盛对于沈家的动态;就格外关注。

后来借着姻亲关系;将沈家宗房拉进李党;也是他有意为之;一是不愿意沈家诸房齐心合力;二是想要看看沈大老爷如何应对;会不会急中有错。

若是沈家诸房头齐心合力;那沈家在松江以后就要压在贺家头上;一枝独秀了。

没想沈家诸房真的关系淡了;不仅宗房与尚书府;还包括沈理与尚书府这里。

如今京城上层都晓得;松江沈族虽子弟成器;可并非铁板一块;在京的几房子弟;就分了几个山头。有亲近谢党的;有亲近李党的;还有中立的。

沈沧在众人眼中;更成了“君子不党”的人物。

贺东盛郁闷的不行;旁人都看着沈沧是中立不党;就没有人觉得他是墙头草么?

沈沧的连襟是刘党;两房族侄一个谢党、一个李党。再往细了究;沈家三老爷与谢阁老之弟之同年好友;沈家二公子与李阁老的弟子杨慎是妹婿与舅哥的关系。

这样的牵扯之下;沈家进可攻、退可守;已然立足不败之地。

贺东盛去了李阁老家递帖子。

李阁老见了贺东盛;只说他太急了。

刑部尚书是九卿之一;即便真的空出来;也不是李阁老可一言决之。还有贺东盛的资历太浅;即便沈沧真的因疾致仕;前面还有个左侍郎在;也没有升迁贺东盛这个右侍郎的道理。

贺东盛怏怏地从李宅出来;却是明白自己的资历浅;不是浅在刑部任职上;而是在李党中人中;自己还资历太浅。

在李阁老眼中;一个侍郎之职已经足可以打发他。

他望向沈宅的方向;并无早先的幸灾乐祸;反而盼着沈大老爷赶紧好起来

要是沈大老爷再坚持几年;贺东盛熟悉了刑部事务;再想法子转左侍郎;说不得真能经营刑部;反之;则没他什么事了。

次日;乔老太太再次到了沈宅。

不过这回;她连沈大老爷的面都见到。

徐氏说的清楚;这两日探病客人太多;沈大老爷因病养;实无力待客;还请大家体谅。

乔老太太即便是亲姨母;可姨母是姨母;不是母亲;说到底也是客。

不管旁人怎么想;病休三日后;沈大老爷再次露面了。

只是在前一日;徐氏与丈夫做了一番恳谈。

“并非我胡搅蛮缠让老爷因私废公;实是心忧不已。若是老爷这样下去;能不能熬满一任都是难说……当年公公西去;老爷与二叔都已入仕;且有姻亲为助;还那般艰难;如今瑞哥才过了院试;珏哥连童试都没下场;四哥更是襁褓之中;听着三叔的意思;即便瑞哥乡试有几成机会可以侥幸;会试也是万万不及的。我只求老爷爱惜己身;刑部衙门下有郎中、主事;上有侍郎;哪里就需老爷鞠躬尽瘁?老爷权当我是妇人自私;只顾家门;体谅体谅我吧……”徐氏道。

看着老妻鬓间白发;含泪凝噎;沈大老爷心中也多了思量。

正如徐氏所说;沈瑞尚且为长成;这个家里还离不开他。

沈沧并不是偏执之人;否则也不会在丧父后;依旧能将沈家支撑起来;还爬到尚书位上。

再次回到刑部衙门后;刑部司官就发现衙门里的风向变了。

没有人再念叨沈尚书会不会病退;反而都猜测他到底是看重左侍郎;还是看重右侍郎。因为沈尚书近日甚是器重左侍郎;将公务大多交由左侍郎负责。

只有左侍郎本人;郁闷不已。

连贺东盛那个刚到刑部不满一年的右侍郎都“闻风而动”;惦记沈沧的尚书之位;何况左侍郎这个刑部老人?

要知道;他可是老刑部;从刑部主事熬了几十年升上来的。要是沈沧真的因病不支;那最有可能接人尚书的就是他。

如今他却是于了沈沧的活;为沈沧分了忧。

沈沧年过半百;可这个年纪在九卿之中算是年轻的。要是调理好了;左侍郎想要接任的话;还有的熬。

偏生左侍郎还退却不得;因为后头还有个右侍郎盯着。

沈沧在交了大部分堂务给左侍郎时;也交代给右侍郎一小部分。

要是左侍郎不识时务;不用说贺东盛肯定会被重用。

贺东盛哪里看不出来沈大老爷的利用与制衡?可是身在官场;有事做才会有政绩;沈沧肯将政务都让出来;也是变相地成全了两位侍郎。

如今刑部上下;倒是其乐融融;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