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堂兄弟两个哄着小沈璐玩了好一会儿;才回了九如居。

客房里;乔氏卸了妆容;对着铜镜默默流泪。她这回算是成全了表哥;她这个碍眼的不在;表哥总算能明正言顺地纳宠了……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

当晚沈家就摆了家宴;为乔氏与沈珏接风洗尘。家宴摆在正房稍间;屏风隔着分了两桌;徐氏带着乔氏、三太太、玉姐在炕桌上;屏风外是两位老爷带着两位侄子。

乔氏旅途劳乏;加上丧母之痛;兴致不高;出来露了个面;就告罪回去歇息去。

她这般不赏脸;骨肉团聚的气氛;立时冷了下来。不过徐氏倒是不见恼;叫人去了屏风;两桌并做一桌;使得气氛慢慢转圜回来。

用完晚饭后;沈瑞、沈珏就随两位老爷去了书房。三老爷迫不及待;对着沈珏将这一年多的见闻又问了一遍。

沈家几位老爷感情笃深;二老爷出京这一年多虽偶有家书回来;也多是报喜不报忧。两位老爷对于二老爷在南昌府任上的事;颇为关注。

沈珏便将二老爷南下这一年的事情;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

二老爷是二甲进士出身;在翰林院熬的资历;这次下去是从四品参议;京城有个刑部尚书胞兄;即便是左右布政使待二老爷也都是客客气气。

倒是同级的参议还有从三品的辅官参政中;有两个性子孤拐的;与二老爷偶有摩擦。

三老爷听着;不以为然道:“不过是欺生;二哥虽是好性子;可也不是能吃亏的;又有大哥帮挑的幕友在;定是能应付过去。”

大老爷与沈瑞却听出旁的来。

官场上的人;都是人精子;若是左右布政使对二老爷真客气;那下边的人怎么敢唱“白脸”?

这些算是“试探”也好;“下马威”也罢;真正做主的都不是跳出来的人

不过大老爷并不担心;只要他这个刑部尚书做的稳当;二老爷在外也稳当。二老爷不过是辅官;身边又有大老爷精心挑选的师爷请客;想要出大岔子也难。

至于沈瑞;则是见怪不怪。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真要一团和气;那也就不是官场。

至于二老爷携了两个族侄在任上;并且为沈玲聘了知县家的小姐为侄妇;将庶务托付给沈玲夫妇之事;大老爷、三老爷的看法与徐氏不同。

他们反而觉得二老爷这个决断很好;孤身在外任;要是家反宅乱;就容易让小人有机可乘。二老爷能将家事处置清楚;就不用担心后院失火;可以专心对外。

二太太虽出身官宦人家;可对干她的管家能力;兄弟两个还真的一致不看好。

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可二太太明显称不上“贤”字。

就如这次;乔老太太去世;二太太千里迢迢回家奔丧;将丈夫一个人扔在外头;就不是“为妇之道”。

要是距离近还好;为了丧老人;应该回京一次;也是尽孝;可这么远的路回来也赶不上出殡;就是穷折腾了……

回到九如居时;已经是戌正(晚上八点)。

沈珏进了屋子;就开口要了茶;连吃了两碗;才觉得嗓子舒服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早知道白日里就不当同伯娘说那么多;等大伯、三叔回来一起说;还能省一遍口水。”

沈瑞则是好奇沈玲与沈琳两个:“玲二哥看着精明能于;是个打理经济的好手;在二叔身边岂不是无用武之地?”

沈玲不到二十岁就能独立打理京城布庄;可见在商业上有天分;俨然高级经理人的好苗子;去沈州身边打理庶务、管理家务人情往来有些大材小用。

沈珏笑道:“他可不是二叔挑的;是自己靠上来的。你万猜不到玲二哥是什么打算”

“是……打算为吏员?杂途出仕?”沈瑞想了想;道。

跟着沈洲南下;娶的又是知县家的小姐;虽没有功名;可到底是出自书香门第的沈家;即便不走科举之路;从小吏做起也是一条出路。

沈珏摇头道:“二叔当初也以为是如此;有心在衙门里为他补个吏员;玲二哥婉拒了。他跟在老爷身边;是想要随老爷读书……”

士农工商;放弃商贾手段;想要为士;这也是上进之心。

“那玲二哥读书资质如何?二叔怎么说?”沈瑞道。

沈玲已经年过弱冠;早年不过是启蒙;丢下书本十几年;想要捡起来可不容易。不过一通百通;他要是脑袋笨的;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