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康厝狭搜���

这家的“拜师礼”倒是大方;除去贡院附近一座两进宅子外;还有白银五百两。

沈琰推却几番;只得收了;却是心下难安;对于那便宜学生倒是生出几分认真来。想着总要教导处点成色来;也不枉师生一场。

不过这边刚严厉管教半月;那边学生家长上门。

两口子也知晓儿子的德行;实不是读书材料;并不勉强。就是两口子眼下这一摊商铺买卖;以后也没打算让儿子接手;已经买了几处庄子;只想要让儿子改换门庭;做个太平乡绅。

夫妻两个死皮赖脸先前非要让儿子拜在沈琰门下;是想要求沈琰以后对自家儿子庇护一二。

商户下贱;即便有几门姻亲;也都是看银钱办事。不防他们侵产就差不多了;遇到事情哪里能指得上?

之所以如此信任沈琰;这是沈琰的行事为人都在夫妻两个眼中。

身为儿子;侍母以孝;身为长兄;待兄弟耐心友爱;即便是读书人;也没有那些穷酸气;待他们商户人家也能客客气气的。接了他们家的聘请;陪着他们家儿子;不像旁的帮闲那些撺掇他们家儿子胡吃海喝、花天酒地;糊弄几个银钱;反而还有几次暗中提醒他们夫妻两个。

这样的人品;就让夫妻两个生了指望。

沈琰听了夫妻两个初衷;心下难安;自己不过是小小举人;庇护自身犹不足;哪里有能力庇护旁人?

可是在房东夫妇眼中;举人就已经是官身;何况是做了提学女婿的少年举人?那定是如同旁人说的;前程锦绣;早晚进士及第。

沈琰与他们说不通;只能苦笑;不过从此倒是不再勉强那监生少爷读书。

反而在与家中南京的几个同年交际时;他都懈了这便宜弟子在侧;使得其与几位同年都混了个眼熟;师伯、师叔地认了好几个。

这次沈琰随乔家人上京;房东夫妇又准备了丰厚的仪程;那便宜学生雇了船;送到了百里外;嚎啕相送;倒是真情实意地舍不得。

这家的几次馈赠;加上沈琰跟在乔三老爷身边得的一些人情往来;一起也将千两银子。北上时;除了留下一百两花销外;其他的都让他换成了金子;便宜携带。

除了需要赁房子之外;他们兄弟两个要需要预备束惰。

他已经及冠之年;乔家娘子也十六岁;等一年孝满后;就该操办亲事;还是一笔开销。

都说京城居、大不易;即便眼下有余钱;沈琰也不敢安心;乔父去世后;他们母子三人过了几年窘迫日子;他倒是不觉什么;可舍不得母亲与兄弟吃苦;已经再盘算有什么法子钱生钱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双桂联芳(四)

直到下午;乔氏带了沈瑞、沈珏离开;沈琰才知晓乔家今日有客至;而且还不是别人;正是沈家二太太与沈家两位少爷沈瑞、沈珏。

他怔了一会儿;脑海出现两个少年的影子。

将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少年人来说变化十分明显。

就像沈珏;就比前年族学时高了大半头。只是这一路北上;偶尔两次照面;沈珏的冷淡疏离挂在脸上;早已不是当年族学中那个意气风发的族中骄子。

他缄默了许多;站在窗前看了眼正专心致志读书的沈;觉得与故人就这样断了往来也没什么不好。

回到沈家;乔氏就带了疲色回了客房;沈珏随沈瑞去了正房。

“伯娘;听着乔……三舅父的意思;是想要我们同沈琰兄弟多亲近呢;连师生之谊都抬出来了”沈珏带了几分抱怨道:“等过两日上门时;说不得就要为了沈琰兄弟开口央求大伯了。”

沈琰是在沈氏族学里做过夫子不假;可其他有功名的族亲或姻亲也多带过春耕班、夏耘班的课;难道都要论师生辈分?

那样的话;岂不是说沈琰的身份要凌驾于当年春耕班、夏耘班的所有学生之上?师生名分;可是比族兄弟名分要重的多。以后遇到;就要恭恭敬敬的;否则就要引人诟病。

徐氏不以为然道:“不用放在心上;乔三老爷不过是想要试探咱们家的底线;不会真的那样不懂事。”

沈珏不解道:“瞧着他的意思;可是很看重沈琰。沈琰兄弟又是为了求学才进京;乔家这个时候找不到旁人帮忙;说不得他真想要央求大伯帮忙寻访名师。”

徐氏摇头道:“不会。女婿毕竟是女婿;要是沈琰是他儿子;他或许会厚着面皮开口。既是女婿;试探试探;晓得咱们家无心亲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