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沈珏翻了个白眼:“瞧二哥说的;倒好像二哥日子艰难过似的……”

沈瑞微微一笑;他虽日子没艰难过;上辈子在学校里却见过不少寒门出身的学子。他们读书更勤勉;兼职更努力;待人接物更敏感好强。沈身上有那些学子的影子;只是他身上多了从容淡定;并没有因日子窘迫就自怨自艾自卑自怜。沈瑞在松江时;对沈印象不错的原因;也是因他这份平和从容。

沈珏继续道:“穷有穷过;富有富过。这天下又不都是穷人家;做人还是当踏踏实实的好。瞧他们兄弟穿戴打扮;即便是旧衣;可也是上等料子、时兴样式;不比咱们差多少。听长寿说;他们如今赁着两进院子;家里也是呼奴使婢。这是何苦来哉?难道拼命在书院兼职做夫子带学生;又与人做枪手;;就为了吃穿享乐不成?换做旁人家;这般年纪;这样功名;不是正该专心读书更进一步的时候;到底孰轻孰重?”

“能过好日子;谁愿意吃苦呢……况且他们祖上也不是赤贫;瞧着做派早年也是富过的;过不惯穷日子正常……”沈瑞道。

沈珏皱眉;疑惑地看了看沈瑞:“二哥怎么就为沈琰说好话?这……不会是真的打算与之交好吧?”

沈瑞摇头道:“我不是为他说话;是希望珏哥待人接物能更周全些。立场不同;喜好不同;对于旁人的事情还是求同存异的好。等过了院试;你也要有新同窗;其中家境各异、性子各异;你还能个个挑剔不成?”

沈珏讪笑两声;带了不确定道:“二哥觉得我真能过院试?”

“你每日从早熬到晚;不就是为了院试?怎么还没信心了?”沈瑞道。

说起来;沈珏同其他考生相比;已经占了太多便宜。谁让他有个“学霸”二哥;也学会了“总结整理归纳”这套后世寻常、如今却是令人惊艳的考试法宝。

沈珏也想到此处;立时挺了廷胸脯道:“二哥说的是;沈那家伙都能过得院试;没道理我就过不了……”

沈瑞虽面上为沈珏打气;心里也没底。他从十二岁开始学时文;为了应童子试;两年时间做的时文足有上千篇;阅读过的各种类型的时文集萃数百本。

归根到底;时文也好;策论也好;都是格式作文;之前写的生涩是因新学写不惯的缘故;等到熟能生巧;意境就顺溜多了。再加上揣摩主考喜欢的文风;或是恢弘大气、或是正气为国、或是文采风流;想要过线并不难。

沈珏虽学做时文的时间与他差不多;可之前学习散漫;真正努力的日子只有这几个月。即便沈瑞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倾囊相授;可沈珏的文章灵性有了;遣词造句离融会贯通就还差不少;总是略显生硬。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这种格式文章想要手到擒来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只是如今沈珏一心惦记求功名;废寝忘食的模样;沈瑞这些扫兴的话就说不出口……

沈瑞上次“回请”沈琰吃茶;是在与沈琰见面十日后;沈琰这边再打人往尚书府送帖子时;则是又一个十日过去了。

此事于系沈琰兄弟前程;即便是着急也是他们兄弟;沈瑞这里时间早晚倒是无所谓。

只是他觉得沈琰是个识实务会看眼色的人;拖这么长时间;目的应该不是与沈瑞似的要抻着哪个;应该是取舍艰难。

在去赴约前;沈瑞心中也带了些许好奇;沈琰他真的做了取舍了?

依旧是朝阳门的茶楼;同样是上次临窗雅间。

只是今日没有两个小尾巴沈与沈珏;沈是压根就不知此次约会;沈珏则是埋头准备院试;什么也顾不上了。

沈瑞到时;沈琰已经在了。

他神色少了平和;多了几分肃穆;道:“恒云来了。”

依旧是同样称呼;可口气中热络已经不见;只剩下郑重。

“沈先生。”沈瑞心下一动;神色之间也带了正色。

待落座;沈瑞就现;茶桌上不只有茶具;沈琰右手旁边还有只一尺来长、七、八寸宽、两、三寸高的黄花梨木匣。

沈瑞神色不动;心中却是诧异。

他上回虽提出要“交换”;可更多的是试探一种可能;想要为沈琰兄弟这一脉与二房嫡支的恩怨做个了结;并没有想过一定会成功。毕竟这里是大明朝;宗族观念与后世不同;在世人眼中家族就是根本。树没根活不了;人没根则不安稳。

沈琰脸上露出几分果决;道:“恒云的话;我回去想了许久;确实不该那样厚颜地求尚书府庇护……我们兄弟身为恒产、微身绵力;也不知何处能为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