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 (第1/4页)

等徐氏好了;家务便又接回徐氏手中。

听了前因;沈瑞对乔家越发厌恶。

他本还想着是不是徐氏中年后才有妊;乔老太太怕妨碍外孙兼祧三房;才安排人下狠手;没想到竟然是在三太爷去世时;那时沈珞尚未出生。这般狠毒手段;估计就是为了让已经分家的二老爷与二太太在名正言顺地回到老宅。

沈瑞将此事猜得七七八八;没有打算为乔氏与乔家瞒着。乔家就像个毒瘤;可双重姻亲在;沈家再不喜欢也只能说是疏离;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却还是拉不下;可在徐氏跟前;他却是开不了口;只能去寻沈沧。

不过待到了前院书房;见到沈沧;看着他两鬓斑白模样;沈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对于一辈子无子的徐氏来说;告诉她曾经怀过一个孩子这也太叫人痛心。可对于沈沧来说;这样的消息就不残忍?

这般想着;沈瑞就换了主题;道:“父亲;那是殿下设祭棚;到底招摇了些。北城住的又多是仕宦人家;也不知有没有人认出殿下。不知近日;东宫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沈沧摸着胡子道:“东宫那边一切如常;倒是司礼监太监前两日出了宫;去了大时雍坊;广发帖子;要请客;好像日子就是今日;听说帖子上注明要客人带了小辈中的读书儿郎过去。”

大时雍坊;位与西长安街以南;也算是毗邻皇城。只是京城住宅向来讲究上风上水;南边住的多是百姓商贾;所以那边的宅子价格不贵;流动性强;就有不少太监、少监在那边置产。

能成为太监、少监的阉人;都是内官里的金字塔的人物。不在宫里当差的时候;他们就回皇城外的宅子做老爷;娶妻纳妾;过正常人的日子。只是到底没有那话儿;妻妾只能做摆设;儿女都是血亲过嗣或是直接收养的孤儿;将过日子过的如同过家家似的。

沈瑞松了一口气的模样;道:“一切如常就好;总算没有因为孩儿连累了老爷。”

沈沧看了沈瑞好几眼;见他神色淡定;倒是有些拿不准。是没有想到大太监此举的用意;还是心中不在乎?

沈瑞心里清亮;与东宫保持良好关系是好事;可眼下备考却是第一要事。他既要在文官队伍中往上爬;那“奸佞”这个帽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戴的。

皇帝的意思;并不难猜;多半是看寿哥重视宫外的“朋友”;想要寻些玩伴儿给他。至于想到太监的养子养孙;而不是旁人;说不得是皇上一时没拿定主意;是选几个少年玩伴给儿子;还是要新出炉几个小内侍在儿子身边服侍。

想到这个可能;沈瑞都觉得裤裆发凉;哪里还会有什么不甘、失落之类的情绪。

沈瑞被沈沧盯得头皮发麻;实也没什么其他说的;借口看书就从书房退了下去。

东宫;西暖阁。

寿哥脸上满是纠结;站起身来;踱步几步;咬了咬牙。旁边站着一内侍;满眼心疼地看着寿哥;小心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大伴;萧敬今日宴客;没有给大伴发帖子么?”寿哥带了几分烦躁道。

那内侍正是东宫大伴刘瑾。

刘瑾苦笑道:“奴婢是什么牌位上人?萧爷爷请的都是十三衙门的太监、少监。”

寻常内官;也没有资格出宫置产。

刘瑾虽是东宫大伴;特赐可以穿红;可现在并无实职。

萧敬历经三朝;现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内侍中第一人。

旁人碍于东宫;多半会对刘瑾另眼相待;萧敬却向来只忠于皇上一人;与东宫上下向来客气疏离。

这般独一无二的风光;看的素来稳重的刘瑾也忍不住犯了酸水。

寿哥愤愤道:“不是乡下来的土包子;就是没爹没娘的可怜虫儿;孤为何要用他们做伴当?与其安排这些蠢货进皇城侍读;还不若就让沈瑞、何泰之他们进皇城。那边说不得连《三字经》都没学完;就敢大言不惭说自己是读书人

刘瑾欲言又止模样。

寿哥面上带了不耐烦;心里却是冷笑。

又来了;只是不知;这次话里是挑拨天家父子关系;还是挑拨他与沈瑞之间的“交情”。

“大伴有话就说;孤心里正憋屈。”寿哥道。

刘瑾四下里望了望;低声道:“都是皇爷拳拳爱子之心……”

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气之争(一)

“都是皇爷拳拳爱子之心;怕殿下一个人冷清孤单;才专程给殿下挑伴当。”刘瑾小心翼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