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 (第1/4页)

沈琦道:“三弟;我已经而立之年了;真要这样三年三年的考下去吗?”

沈全道:“二哥不是也觉得自己章进益了;许是下一科就心想事成了。

沈琦指着楼下;自嘲道:“我原本也这样觉得;现下倒是拿不准了;到底什么时候是头。难道也如那老者一般;考到须发洁白。”

茶楼下;一老儒正痛哭流涕;样好不凄惨可怜。

就是还没有资格应礼部试的沈全;见了此行此景;心里也跟着纠起来。他自己;是吃过落第之苦的;那是在院试的时候。

沈琦并不是怨天尤人的性;只是有些话不好在父母妻儿面前说;才在胞弟跟前唠叨两句。

他长吁了口气道:“瑾哥儿考了第二;倒是令人叹息;离会元就一步之遥了。”

会试第二虽也会引人关注;可到底比不上榜首。要是会元的话;在殿试时只要不出错;应就在一甲上了。加上沈瑾乡试是解元;要是了会元;殿试点元就是“三元及第”;成就一段佳话。

沈全道:“瑾哥儿总算是熬出头了。”

三月殿试是排名考试;现在的贡生;到时候都在三甲榜单上;最次也是同进士。以沈瑾的才华与乡试、会试成绩;怎么也不会落到三甲上;最次也是二甲进士。

沈琦点头道:“是啊;这几年他也不容易。如今一个人在京;瑞哥儿那边又在孝;你能帮就过去帮一吧。”

沈全应了;兄弟两个下了茶楼。

南城沈宅;门口红彤彤一片;报喜的差人已经领了赏走了;可街坊邻居依旧围过来看热闹。

“这是亚元门第;说不得殿试就是状元公”

“早就觉得小沈老爷不凡;果然金榜题名。”

“以后就是进士老爷家了。”

“要是小沈老爷了状元;以后咱们这里就是状元胡同了。”

沈宅里;郑氏喜极而泣;看着儿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沈瑾站在郑氏面前;提了大半年的心也终于落回到肚里;嘴角带了笑意。

仁寿坊沈宅这边;叔侄两个也在看抄录的榜单。会元南直隶昆山县顾鼎臣;第二名南直隶华亭县沈瑾;第四名河南安阳县崔铣;第三名浙江余姚县谢丕;第五名直隶大兴县董杞。

再往下;第一十五名苏州吴江县魏校;第四十四名华亭县贺平盛;还有第一百五十二名直隶大兴县田深;这三个是熟悉的名字。前者不用说;后者是三太太的族弟;间的贺平盛;叔侄两人没见过本人;却是知晓其名。

“这个贺平盛竟然下场了?”三老爷颇为意外。

沈瑞道:“看来恨意不浅;不过到底不是长远之计。”

沈瑾之前说的清楚;贺平盛病的那场不轻;拖着病体下场;就算榜上有名;身体也留了后患。

只是贺平盛到底如何;不关他们叔侄两个的事;头疼也是贺侍郎头疼;叔侄两人提了一句就放下。

沈家其他人与祝允明不在榜单上。

叔侄两人并不意外;不过也在犹豫怎么对徐氏说。

徐氏与祝母是同胞姊妹;感情最是深厚;待祝允明这个外甥也如亲;知晓今日贴榜;也在等消息。

没等兄弟两个去后院;就有祝允明打发管事来报喜;说的是魏校试的消

三老爷与沈瑞便带了管事去见徐氏。

听闻魏校试;且名次是十五名;徐氏不胜欢喜;不过心里也明白;另一个外甥是落第了。

徐氏心唏嘘;面上只是不显;道:“过几日是太爷祭日;我要往西山斋戒;回去问问你们大爷;要是他得空;就过来陪我往西山礼佛。”

这里面说的“太爷”;自然不是沈家三爷;而是已故徐家太爷。

那管事应了;拿着赏封下去。

徐氏感慨道:“希哲的运气实在差些。”

三老爷道:“大嫂也不要太担心了;希哲虽在科举上艰难些;可这世上大器晚成者也不是没有。再说;希哲书画双绝;在南士林早有名望;并不一定要指望科举晋身。”

徐氏摇头道:“换做旁人;或许挫折几次就死了会试的心思;我瞧着希哲倒是心志弥坚。”

三老爷道:“那只能看运气了。”

沈瑞在旁;没有插话。三老爷与徐氏的心思都放在祝允明身上;提也没提沈瑾。沈瑾这次的成绩真不错;虽还不是最终名次;不过却有机会搏一搏三鼎甲。还有前五的谢丕;不是旁人;正是沈理的小舅;谢阁老的次。按照沈瑾的年纪;加上他乡试、会试成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