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个良好的战机,然而。却被轻易地放过了。希特勒虽然把马耳他登陆作战的实施权交给了意大利,但并不相信意军有持久力。相反,他深信隆美尔在迅速占领托卜鲁克以后能够一鼓作气打到尼罗河畔。所以,最后他放弃了“武仙作战”计划。

为了保证这场重点作战,隆美尔要求把在地中海战区的所有空军兵力全部投入北非。他的要求得到希特勒的同意。可是,德军不仅没有打到开罗,反而因停止攻击马耳他使该岛迅速增强了力量。给增援隆美尔的海上补给线造成惨重的损失。。。。。。

德国空军在马耳他战役中,在战术上有一点是相当明确的,就是集中投入大批轰炸机突击敌人的机场和港口等重点目标。

这比耶顺内克空军总参谋长顽固坚持的那种用无数单机俯冲轰炸要有效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针对军事目标首次实施的“地毯式轰炸”,就是在马耳他岛进行的。

而现在,对马耳他的轰炸重新开始。。。。。。

。。。。。。

西西里岛雨霁云消,呈现出一派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象。德国空军的轰炸机编队越过翻着白色浪花的蔚兰大海向南飞去。

德军对马耳他的轰炸一周出一周加剧。轰炸的时间分拂晓、昼间、黄昏和夜间。所以。英国的这个地中海要塞岛总是响着警报。前来执行轰炸任务的大都是小股轰炸机群。

驻守马耳他的英国第231步兵旅情报军官吉尔克里斯少校说道:“德国人开头很谨慎,每次只用三到五架ju88式轰炸机,在很多战斗机的护航下入侵。一天最多入侵八次。他们只是轰炸机场和码头一类的军事目标。”

德国空军出动这样少的飞机,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于天气原因不能使用大机群作战。这种战术的优点是可以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缺点是敌人可以集中整个防空体系来对付入侵的少数轰炸机。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特别是ju88式飞机不得不冒着马耳他高射炮群的密集炮火下降高度,结果,损失太大,几乎没有一架飞机不是带伤返航的。

“我在中队长飞机的左边。” ju88式飞机的一位机长格哈特。肖坦甫说道:“到处都是梅塞施米特式飞机,这我就放心了。再说天气又这么好。”

肖坦甫所在的第一飞行训练团第二中队在鲁特尔上尉的指挥下。从卡塔尼亚出发,正飞向马耳他。他们的任务是俯冲轰炸英军卢卡机场,炸掉停放在机场上的英国布莱汉姆式和威灵顿式轰炸机。担任护航的是大名鼎鼎的威尔克上尉指挥的第五十三战斗航空团第三大队的梅塞施米特式飞机。

西西里岛的南岸距攻击目标九十公里。十五分钟即可飞到。现在,马耳他岛已经犹如一座岩石城堡呈现在眼前。不久,就看到了首都瓦莱塔巨大的港口和三个深凹的港湾海军基地。

地面上一片火光,这是重型高炮的炮火。炮弹在德军轰炸机的后方爆炸,蔚蓝色的天空出观点点黑烟。强烈的气浪摇撼着肖坦甫少尉的ju88式飞机。

机械员格尔克幽默地说道:“高炮的射程要是再高三十米,我们就该见上帝去啦!”

德国的轰炸机部队从1941年春就领教了马耳他高炮的厉害。那时,去轰炸该岛的大都是俯冲轰炸机。英军每一次炮击,都发射几百发炮弹,无疑那是由中央指挥部统一指挥的。在那样强大的炮火下,俯冲轰炸机只好转弯,迅速改变高度和方向,规避炮火。这样一些动作只有小型、机动性能好的ju87式飞机能做到。这支轰炸机编队刚刚飞离五十秒,后边就发出了巨大的爆炸声。

英军的防空火力不仅集中,而且还分布于各种高度。当进攻的飞机实施俯冲时,三千米、二千米、一千五百米三层火力网同时开火。最后一层火力网由部署在地面和停泊在港湾内的军舰上的轻型高炮组成。

“这样的防空炮火真够厉害的啊!”第一俯冲轰炸航空团第三大队大队长赫尔穆特。梅尔克上尉事后这样说道。

他参加过1941年2月26日的那场战斗。高射炮弹把他那架飞机的右翼打了一个大洞。他靠自己的运气和技术,总算飞回了西西里岛。

一年后的今天。马耳他要塞的高炮火力不仅丝毫未减当年,反而更加厉害了。

肖坦甫少尉大喊一声“冲过去!”

驾驶着ju88式飞机一鼓作气突破了英军的火力网。这时中队长正在转弯进入攻击。于是,肖坦甫放出阻力板。紧紧跟在中队长的后边向下俯冲。眼下清晰地呈现出两条交叉的白线,这便是卢卡机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