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 (第1/4页)

七时五十三分,渊田见美军毫无防备,知道攻击必然成功,便不等战斗打响,就急不可耐地命令拍发胜利密码:托拉!托拉!托拉!意为“虎!虎!虎!”令人惊奇的是,九七式飞机功率并不大的机载电台所发出的电波竟穿越漫漫太平洋,被远在万里之外的“大和”号战列舰接收到。

七时五十五分,俯冲轰炸机首先从4000米高度向希凯姆机场、惠勒机场、福特岛机场进行大角度俯冲投弹,一时间机场上弹片横飞,火光冲天,浓烟四起。鱼雷机此时刚飞到造船厂,就见到机场上冒起的浓烟,领队长机村田少佐不由大吃一惊,他想奇袭方案应由鱼雷机首先攻击,怎么轰炸机先打响了?为了不被浓烟遮住目标,他立即率领鱼雷机队加速抄近路沿西部山谷于七时五十七分投入攻击。40架鱼雷机分为两批,一批16架对福特岛西侧锚泊军舰实施攻击,另一批24架对福特岛东侧的战列舰进行重点攻击。

七时五十八分,美军布雷舰队司令威廉。弗龙少将最先看到一架飞机俯冲投弹,起先他还以为是飞行员误触投弹按纽的意外事故,再仔细一看,飞机上鲜红的旭日机徽赫然在目,于是意识到是日军空袭,立即下令港内军舰出港规避。几乎同时,罗根。雷姆赛中校快步奔进福特岛指挥部,命令控制塔拉响空袭警报,并用口语广播宣布:“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随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命令将这个惊人的消息用无线电通知太平洋舰队的所有部队。

与此同时,美军的零星反击也开始了,一些美舰上的高炮开火了。岛上陆军的33个高炮连仅有4个连开火,大多数高炮连的炮弹还在弹药库,根本来不及投入作战。整个珍珠港美军几乎没有有组织的抵抗。

八时零五分,渊田率水平轰炸机经瓦胡岛西侧,从南面进入轰炸航线。五机一组,编成单机间距200米的纵队队形,在3000米高度,向福特岛东侧的战列舰和高炮火力比较集中的伊瓦机场进行轰炸。

担任掩护的战斗机见没有美机升空,便分为6个编队对6处机场进行了扫射。(未完待续。。)

六百三十三。 美国参战

八时五十五分,开始第二波攻击。日军战斗机首先对空中的零星美机进行攻击,以确保掌握制空权。

日机见有美机迎战便仓卒逃走,美机猛扑过去,桑德斯对领队日机开火,日机立刻冒着浓烟,摇摇晃晃地坠海。

空袭开始不久,夏威夷医药协会总会便接到救护伤员的紧急电话,二十分钟里,医生和志愿者就已经把担架和医疗器械装上汽车,直奔现场。汽车大队的妇女驾驶着每辆可用的汽车,搭载兵员驰往珍珠港。公路上的情况已是一片混乱,军方车辆、消防车、救护车和几百辆运送官兵奔赴作战岗位的计程车,塞满了十千米长的公路上,喇叭声响彻云霄。汽车大队的女驾驶员表现尤其出色,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受伤的官兵被紧急送往翠普勒陆军医院,院方急召檀香山的医生参加救护,正巧有五十名医生正在听纽约的约翰。穆尔黑德博士讲解战时外科手术,立刻赶往医院,投入救护工作。穆尔黑德博士刚示范过一项新医疗仪器,能很快测出人体内金属。那天早晨,这种仪器表现出巨大价值,节省了许多等待冲洗x光底片的宝贵时间。

在海军医院,原来在院内治疗休养的病人被送到外面的临时病房,为由担架抬来的受伤人员腾出病床。许多年轻的水兵断臂缺腿,还有几百名被烈焰灼伤。这些年轻人的勇气令人难以置信——病房里满是伤患人员,许多人伤势严重甚至已经奄奄一息。但却是一片静寂,无人呻吟。

在第一攻击波后,美军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因此第二波遭到了较为猛烈的高射炮火射击。有20架日机被击落,其中战斗机6架,轰炸机14架。

九时四十五分,第二波的飞机开始返航。渊田驾机绕珍珠港低空盘旋一周拍摄了被炸后的情景,才最后一个返航。

十时,由哈尔西中将率领的以“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完成向威克岛运送增援战斗机的任务正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接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的命令,向南追击日军舰队。这一命令是根据一连串错误的报告和无线电定位下达的,幸亏是错误的方向。不然,哈尔西的这支小舰队要是真的同日军舰队交手的话,肯定会被日军消灭,那么就不可能有日后在太平洋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哈尔西和“企业”号航空母舰。徒劳无功的哈尔西率领舰队于12月9日下午才返回珍珠港。

十一时。医院血库的血浆存量锐减。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