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头版就是一张朱丽叶比诺什身着旗袍的回眸一笑的照片,杰德打赌单凭这张照片,《洛城新闻报》今天的销量绝对会提高三成。《洛杉矶时报》还算比较客气,至少拿出了半个版面采访了当时的影评人们,让他们对《英国病人》进行评价。而《洛城新闻报》则完全将娱乐小报的本色发挥到了极致,半份报纸就是红毯秀上名流明星的服装秀,专业的时尚编辑对这些服装进行点评。

而剩下的半份内容就是与会嘉宾之间的各种“爱恨情仇”,通过《洛城新闻报》的“连连看”,杰德赫然发现半个洛杉矶的男明星似乎都曾经某一个女明星“春风一度”过。杰德不晓得是该感叹这个女明星是万人迷呢,还是该夸奖她是“万人斩”。

不管怎么说,从媒体反应上来说,虽然影评类文章会滞后三天到一周的时间,但是关注度还是达到了。尤其对于美国西部的观众来说,几乎大部分的电影爱好者都知道这个11月将会上映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英国病人》。

而纽约的观众们则在翘首以盼一周后位于纽约市时代广场的AMC旗舰店举办的《英国病人》纽约首映礼,别看纽约市的文化人对杰德不感冒,但是对于英国电影他们是爱得深沉,丝毫不在意这部电影的发行人是杰德谢尔曼。而和AMC院线合作也是杰德的首次尝试,此时的AMC是美国最先进的院线公司同时也是北美第二大院线公司。

AMC的全名是“美国多厅影院公司”,它可算是开创了美国乃至全球电影院的新潮流。原来的电影院都是一个电影院一个电影屏幕,而正是AMC开创了一个电影院里有多个放映厅的先例。现在大家都习惯的靠背椅、右手有饮料架的扶手都是来自AMC的创新。

杰德之所以注意到了AMC是源自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公司万达院线收购AMC公司组建了全球最大的院线公司,这次中美携手堪称是跨国合并的经典案例。在美国,AMC一举将自己是老对手皇家娱乐集团(REG)甩到几条大街以外;而在中国,万达院线一举成为了中国精品院线。

杰德和AMC合作倒不是为了收购,要知道当年的“好莱坞反托拉斯案”中规定的红线之一就是“一家公司不得同时拥有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杰德如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那就不用索尼公司出手,美国联邦商务部就会狠狠将杰德摁死在摇篮里了。

杰德看上AMC的原因就是在于IMAX公司,如今的IMAX已经被杰德逼得不得不臣服,但是IMAX之所以还没有接受杰德合并的前提碍于IMAX院线联盟该如何处置。杰德的打算就是将这个院线联盟出售给AMC,并诱使AMC公司对旗下主要电影院进行IMAX设备升级。杰德的想法就是在1998年之前,至少让AMC位于全球各重要城市的旗舰影厅引进IMAX设备。

说起来AMC也算得上美国院线公司的奇葩,其他的院线公司都会有一到两个子品牌,用于打造所谓的精品院线和艺术院线,但是AMC却是全球统一标准和统一标示,丝毫没有精品和大众的区分。因此杰德有点想用AMC IMAX作为AMC旗下的精品院线,虽然银河电影最终不能收购AMC公司,可是谢尔曼集团稍微买下一点AMC股份还是无伤大雅的。

尽管距离纽约首映礼还有一周的时间,但是《英国病人》的主演和导演以及编剧被杰德拆成各种组合形式安排上了全美各大无线电视网的新闻或谈话节目,连《奥普拉秀》、《艾伦秀》这种制作但是全美联播的谈话节目也没有被杰德放弃。

此时就显示出了杰德在美国电视圈的广泛人脉,要知道NBC、CBS和ABC这三大电视网哪个没有上过杰德的电视剧?FOX和UPN的母公司和杰德的关系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无论是日间谈话节目还是深夜谈话节目,亦或者是最黄金的晚间新闻时段,都能看到《英国病人》的影子。

杰德的做法就是在这个星期里,无论美国观众看哪个频道都能看到《英国病人》。

“这个谢尔曼是不是疯了!”盛田纯一郎关掉了电视。

盛田纯一郎是日本盛田家族的后起之秀,而盛田家族则是索尼公司的重要股东。盛田纯一郎特意被安排成为索尼电影娱乐集团的总裁,全力负责在美国狙击杰德的发展。索尼集团和它背后的三井财团如何不知道杰德对他们的仇恨,他们身为东方人更明白什么叫“杀父弑母不共戴天”,杰德最近的几次投资很明显就是朝索尼集团身上捅刀子。

索尼集团知道杰德和华人的青红帮以及意大利人的黑手党关系密切,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