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黛玉胤禛听了笑了笑,自然不反对,只跟康熙一起走进了茶棚。

这是个露天茶棚,只看样子也知道是混饭吃的,自然这里的茶叶也不定是好的,因此胤禛随意的点了一壶茶,又点了一些花生瓜子作为点心,然后坐下歇息了起来。

这茶棚虽然简陋,不过生意倒也是不错,来往人流倒不停歇,康熙好奇问一旁的茶掌柜:“掌柜的,今儿什么日子,这人竟然来往这样的多?若是我没记错,好似这里并不通往任何繁茂之所啊。”

茶掌柜听了笑了起来道:“爷您必然不是经常来我们这小地方的,实话说吧,今儿是我们乡下的酬恩日。”

“酬恩日?”康熙更加好奇了:“我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节目?”

茶掌柜笑道:“也难怪爷您没听过,这是我们京城乡下自己定下的日子,五年前冬天,我们这里雪灾满地,大家都感觉没了希望了,是京城的雍亲王和多罗郡主给了我们希望,而且你是不知道,听说那年除夕的时候,连皇上都看望大家了,不过当时我住的不是那一处院子,所以没有看见天颜,后来过完了年,雍亲王又让人来建造了新的村子,而且有时候他还自己亲自来监督,后来到了后期,听说朝廷事情忙碌了,因此就派人来监督,不过还是将我们的村子都建造得比原本的还好,所以各村人都商量了后为了感谢他们就特地挑了一个日子,建造了一座寺庙,里面专门供奉雍亲王和多罗郡主的像,而且庙宇建造好了,我们将开光的日子就定为了酬恩日,而且每年大家都在这一日来惦记感谢他们。”

胤禛和黛玉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知道那些村民似乎都很感激自己,但是两人也没上心过,不过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的事情存在,自己竟然还成了庙宇中的菩萨了。

康熙看了一眼胤禛和黛玉,看他们两人也满脸诧异就知道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因此笑道:“其实我听说,这种救灾的事情是朝廷应该做的,为何你们还这样感恩呢。”

茶掌柜笑道:“爷您就不知道了,也许你们认为百姓受了灾难,朝廷就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事实上,真正做的朝廷真的没有几个,反而好多贪官喜欢盘剥百姓,如今大清朝来了,反而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君民同乐、君民同心感觉,我们自然开心了,开心有这样的好朝廷在。”

黛玉一旁道:“那就算是如此做了,你们也不用这样感激啊,我想他们一定是认为这是应该做的。”

“话是不错。”茶掌柜的点了点头:“但是小姑娘,你可知道当时的情况,想来你是不知道,当时我们有好多村庄都被雪压塌了,若是没有雍亲王和多罗郡主,我们如何能够有一个安身之所,这不说,而且他们还让人关心我们,你们没经历过,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故事,就拿雍亲王来说,为了救一个被雪封了路的村庄,好几个日夜都没睡觉,我听人说,他带的军队也是这样,看主子没睡,那些军队的卫士也都不睡了,只顾救人,你想想,有钱有权的人一直都当我们老百姓是草芥,何尝有人这样看重我们的生命了,所以我们是打心底感激。”说到这里茶掌柜的叹了口气:“可惜王爷和郡主做了好事就不再来了,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他们的长生牌位供奉,只希望上天保佑他们,能够快乐无忧的生活。而且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么一点。”

康熙听了点了点头,然后道:“我想上天一定会听到你们祈祷的。”

茶掌柜的点了点头,然后笑道:“可不就是这样,我们也一直认为如此,相信上天是会听见我们的祈祷祝福的。”

康熙笑了笑,然后再度道:“被你这样一说,我也好奇,不知道这路怎么走,我们也去参拜一下庙宇。”

茶掌柜的听忙热情的指着路道:“你们沿了前面的路笔直去,大约过了一刻钟,就有一个岔路口,朝左拐了,今日必然会有好多人在,因此你们只朝人多的地方走就是了。”

康熙听了道谢一声,然后让胤禛放下了碎银子,才告辞朝庙宇而去。

黛玉只边走边道:“百姓的想法真是奇怪,其实我们也不算做什么?”

康熙笑了起来:“你们虽然无心,不过百姓心中却是有心,所以古人说得好啊,这百姓为水君皇为舟,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假,若一个好的君皇,自然能将船安然驶进百姓的心中,而百姓也必然不会起任何风浪,反而只会让舟行驶更加的顺利,而若是一个不好的君皇,只怕这湖中多得是漩涡了,也就寸步难行了。”

胤禛和黛玉听了都点头,康熙这话说的是极有道理。

三人走了一刻钟左右,果然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