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伉俪尊姓?”

年轻人才貌相当,自然意气相投,少年粲然一笑道:“小生姓邓,名珀,草字容若,那是舍妹邓梅。”

柏青山俊面通红,歉然道:“贤兄妹休怪唐突,在下言辞不检,恕罪恕罪。”

邓梅姑娘很大方,江南佳丽到底不比北地的大闺女,嫣然一笑道:“柏公子不必自责,其实敝兄妹确有不是,只有携爱侣游湖的人,偕妹出游到底少见,难怪公子误会。”

邓珀瞥了一旁的五名歌姬一眼,笑道:“小弟明白了,你是本府盛传那位来自扬州的柏公子吧。”

“兄弟来自京师,确是从扬州来,贤兄妹姓邓,想必是邓尉山的望族了。”

邓梅姑娘“噗嗤”一笑,按口道:“邓尉山没有邓家的子孙不信你可以去问问。”

“为什么?”

“此山也叫万峰山,也叫元墓山,住在墓山,总不是好兆头。”

“呵呵!我以为有何禁忌呢,贵地的忌讳甚多,如不入乡问俗,常会闹笑话哩!上次途经镇江府丹阳县,全丹阳地境,没有姓关的人,据说姓关的人,绝对不走丹阳的吕城镇,关、吕两家是死对头,吕城镇是吕蒙的故乡,但不知贵地对兄弟姓柏的,是否也有忌讳么?”

邓珀的目光,落在舱壁所挂的辟邪剑上,辟邪剑鞘毫不起眼,乌黑斑驳,与青山的公子哥儿身分极不相配。

“敝地对姓柏的并无忌讳,忌讳的是进入太湖最好不要带刀剑。”邓珀信口道。

“为什么?”

“万一遇上水匪,不带刀剑他们便不会伤人。”

“这一带有水贼?”

“有没有很难说,但小心为上,那些人飘忽不定,说来便来,说走便走,谁知道哪些人是水贼?”

“哦!我倒得小心些儿。”

“柏兄是否要到邓尉山一游?”

“是的,明早至洞庭西山一游,已经安排好了。邓兄地头熟,可否加以指引?”

“小弟义不容辞,愚兄妹愿尽东主之谊。”

“兄弟这里先行谢过。”柏青山欣然地说,举手一挥,五名歌姬立即重调丝弦,一琴,一月琴,一笙,在檀板一声引领下,奏起一曲杨柳枝。

两名歌姬曼声唱道:“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绝,留取樽前旧舞衣。”

邓珀淡淡一笑,道:“柏兄似乎喜好此地哩!放浪形骸,奇情风月,但不知其故安在?”

青山示意歌姬们退,笑道:“逢场作戏,不必问故。”

“柏兄曾否入学?”

“入学做什么?”

“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嘛。”邓梅姑娘接口说。

“哈哈!千里求官只为财,兄弟富甲一方,不必为五斗米折腰,要功名何用?邓兄一袭儒衫大概是学舍中的生员了。”

邓珀哈哈大笑,笑得很狂,笑完道:“小弟这身儒衫是骗人的,柏兄从京师来,大概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豪门公子了?”

“呵呵!十万贯搬不动,三五千金却是有的。”

“小弟目下有困难,柏兄可否方便一二?”

青山一怔,笑问:“你是当真的?”

邓珀颔首,笑道:“小弟是当真的。”

青山淡淡一笑问:“有何困难?”

邓珀拍拍腰肋道:“阮囊羞涩。”

青山睥睨着对方,泰然地问:“贤兄妹像是阮囊羞涩的人么?”

“你看小弟像是不像?”邓珀反问。

“当然不像。”

“柏兄最好是相信。”

青山一听口气不对,心中一动,笑道:“朋友有通财之财,咱们认识了,也是有缘,已算是朋友了。邓兄,说吧,需多少银子济急?”

“五百两。”邓珀伸手抓了抓说。

青山顺手在柜中取出五张银票,递入邓珀的手中,说道:“这是集益号的一千两银票,邓兄可用来济急。”

邓珀兄妹吃了一惊,出乎意外,反而有点失措。

邓梅姑娘定下神,脸色一冷,道:“哥哥,他已看出我们的身分了。”

“不像吧?”邓珀困惑的说。

“他已看穿我们的身分,所以出手如此大方。”

“我们……”

“按计行事。”邓梅姑娘不带感情地说。

“这……”

邓梅伸手摘下了辟邪剑,拔剑出鞘,但一看剑身的形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