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西北、漠北的军粮有多半是他们收购、运送的。”

于守拙皱眉道:“功过不可相抵,国公大人说得与我说得是两码事。”

郭淮还有反驳,李治连忙摆手安抚道:“两位大人都是一心为国,不可争吵。楚尚书,王大学士,不知二位怎么看?”

王阳明气定神闲的笑笑,开口道:“臣觉得于大人说得有些道理,功是功,过是过,二者不能掺和在一起说,合必升对国有功不假,但是大梁也从未吝啬过,若是合必升真的有大罪,大梁也应当认真查办,赏罚分明才是为君之道。”

李治目光一闪,为君之道,这句话是在暗示什么么?。

楚原咳嗽几声,沉声道:“臣觉得,摊子既然已经铺开,声势也有了,若是草草结束实在有损皇家威严。”看着郭淮眉头皱的更加厉害,又说道:“但是其中的分寸还是要掌握好的,合必升百年老号,真要除去会引大动荡的,是为不智。”

于守拙强硬道:“皇子犯案,与庶民同罪,楚大人这般说法实乃因噎废食,才是真的不智!”

郭淮也冒出火气道:“于大人莫非不食人家烟火?大梁不知多少百姓靠着合必升吃饭,于大人铁面无私了,让众多百姓如何过活!”

于守拙冷哼道:“国公大人何须遮遮掩掩,合必升的东家是谁我等心里都明白,绿柳巷那一溜的大宅院都也要靠合必升才能活得滋润本官也是有所耳闻的。”

郭淮怒气冲冲,挥挥衣袖道:“真是一派胡言,真是胡搅蛮缠,老夫家里不差那几个钱!”

于守拙贫寒出身,一向刚直,最厌恶官*商*勾*结和豪门特权,还要冷嘲热讽,王阳明扯扯他衣袖,摇摇头示意不要多说。

楚原掩不住的疲累,说道:“这事情还需殿下决断,陛下在看着,朝中诸臣也都在看着,殿下要慎重。”

李治抿抿嘴唇,低头摸摸思索。

郭淮躬身道:“无谋不能断,殿下要慎重,须知小心无大错,不如放放,毕竟陛下过些日子就要得胜回朝了。

李治心中猛跳几下,心中满是苦涩,权利这东西会让人上瘾,指点江山的感觉实在太让人沉醉了。只是等梁帝回来,自己又要回到太子府埋头苦读了,如今李凌风头正盛,可千万不要被抓住错处,想了想,吩咐道:“王大人,准备拟旨。”

王阳明提起笔,凝神静待李治决断。

李治缓缓道:“诸卿不辞辛劳,一心为国,实乃国之幸事。然,此案事关重大,望卿等细查明查,不可匆忙决断,予梁卿专断之权,望卿善用。”

于守拙犹豫一下还是摇摇头没说说话,只是叹息一声,有前面那句事关重大,细查明查,按梁让的性子又怎么会善用那专断之权的。

郭淮和楚原对视一眼,又匆忙错开,李治不愧是苏大学士教出来的,已经理解了中庸之道啊。

王阳明一气呵成,放下笔吹干墨迹,面向南方,心中想道,小子,老夫可帮不了你了,你好自为之吧。

……………………………………………………………………………………

都察院的诸人最近都感觉两位副主官大人奇怪的很,时常在一起窃窃私语,然后又是一番唉声叹气,顺便还会责怪本领高强人又好的侍卫唐斩。

王德福感觉自己最近都是在受煎熬,愁眉苦脸道:“这下可麻烦了,回去一定会闹翻天的,想想老夫这一大把年纪连个妾都没纳过,你就知道老夫在家里的地位了。”

楚南龇牙咧嘴道:“这话你已经说了一千一百五十八遍了,能不能换句话!我还不是一样,她要强脸皮又薄,这下子算是彻底得罪她了。”

唐斩提醒道:“这句话少爷也说了有一千多遍了。”

楚南恨恨的踹了唐斩一脚,怒道:“滚,还不是怪你,送那么快干什么?偷会懒会死啊。”

唐斩的苦涩道:“我不偷懒也算是过错么?”

楚南一滞,郁闷的喝着茶水败火。

这是王不悔进来,有些奇怪的看着最近有些莫名其妙的王德福和楚南,说道:“两位到底是怎么了?对了,京城来消息了,信使已经在门外了。”

楚南、王德福干笑几声,示意自己没什么事,王德福突然反应过来“信使?快带我去见他,快!”

楚南也醒悟过来,说不好杨梅的回信也到了,也跳起来王门外跑去,从肥肥的王德福身边一溜烟的跑了过去。

王不悔感叹道:“这两位真是心急啊,一心为公,实乃国之大幸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