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耗谛牡幕疃�P睦硌Ы嵌壤此滴颐蔷褪巧硇姆旨业摹5厍蛏�60多亿人口追求的活动只是脑部活动的满足,包括我们的科技文明,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物质文化,全部都是由我们的大脑精心的规划、设计和发明出来繁荣的表象。但是这个繁忙的活动在某一个底层来讲,它是逃避的一个网络,我们是在逃避一个非常深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非常深的孤独感。我们每个人当你安静下来,面对自己内在的时候就会发现除了孤独之外,我们内在有一个很深的焦虑,这个焦虑它很细微。当我们精神状态还算好,不会太困倦,不会太疲惫,如果把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去跟自己相处,安安静静的坐在家里,也不去刻意的联络朋友,也不上网,也不打开报纸阅读,也不开电视,也不打电话,我们就是非常安静跟自己共处的那个时段里面就会发觉当我们安静下来,把我们的知觉拉回到身体,跟身体安静共处的那一刻和那个时段,我们会发现没有跟自己共处多久就会感到莫名的不安,莫名的焦虑,还有莫名的孤独寂寞,这些感觉再延伸下去就会产生一种无所事事,无聊、乏味、不积极,没有任何事情在进行,这样一个空空洞洞的感觉,这种空洞的感觉就造成我们很想立刻要把这个填满,于是我们就会很快的把电视打开,制造一些声音,要不然我们就赶快拿份报纸或者是一本书阅读一下,让我们的脑子可以活动,然后我们进入到文字的内容里面跟写作者的思想能够相应,然后我们好像在跟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时候我们就不孤独寂寞了,因为我们有办法。所以孤独、寂寞、无聊、乏味、空洞、无所事事,可以说是全人类都在企图逃避的一个状态,其实这些状态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而这些状态在从古至今悟道者的心中,这些状态里面确有人类最深的智慧,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把外在各种娱乐活动,或者是一些文明文化发展出来复杂的向外追求活动,我们如果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放下,把心拉回身体,让身心合一,回归到内在的空虚、空无的状态,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发展内心深处最深的智慧和奥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胡因梦 世界就在你心中(2)

这个就是从古至今智者在每一个阶段要唤醒我们重要的精神内涵。这样的唤醒如果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开始慢慢的去学会把外在的活动安息下来,然后安静地跟自己的身体共处,我们能够把觉知拉回到我们的内心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情绪,我们每分每秒升起的感觉,这些感觉和情绪全都跟外在数十亿的人所相信的价值观,所相信的意识形态,所抱持的伦理道德的准则,还有思考的知识,累计起来的概念和观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我们的脑子里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我们通过受基本教育里面所有的古文、历史、地理,各种科目的学习把知识截取之后灌输到人脑里面,然后打开报纸有很多的消息回到我们脑子里,上网之后有无数的东西可以截取。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自己内在活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思维活动和情绪和感受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通常我们认同的大部分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非常深地关照到私人活动底端的深层意识,驱动这些念头产生的动力是什么,因为念头太复杂了,速度很快,而且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很少会出现空档。我们修炼的方式就是要用特别的方式,把我们逼到一个没有办法用逻辑思考解答的状态,那么我们就突然落空,落空的一刹那跟我们真实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的无形无相的,没有任何属性和条件的本体,这样才可能看见。如果没有办法进入、体会的话,我们通常都会被心念活动牵着走。换言之,心念活动主宰了我们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为自己人生做主,但是心念的思想和欲望从来没有研究过,我们不断地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外面的名人,政治人物他们的事情,他们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去研究他们、批评他们,可能要去驳倒他们,但是我们很少研究自己内在的真相是什么,所以我们永远会被念头和欲望、情绪、需求牵着鼻子走。某种程度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自己的主人,因为这些念头和欲望的产生,它最底端的动机是什么你并不了解。

我们这些愿望的产生是非常奇怪的,我们在这里好好的时候很自豪,很骄傲,觉得不缺什么。但是坐了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欲望,欲望可能是在这里比较无聊,我要出去买一杯咖啡,或者今天要到哪个餐馆去吃上海美食,这些想法产生的时候我们觉得都是根本的食欲,并不是值得研究的念头。但是我们看看这个食物念头的时候,其实我们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