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看到自己孩子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博闻强记、英猛神武……好像这一切别人家的孩子都不会,即使会了,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做得好!而孩子身上那些或大或小的缺陷,却被成长中的喜悦和希望所淡化、掩盖。在父母的有意无意之间,孩子思想和行为中的种种缺陷便开始堆积并不断扩张,伴着孩子的成长,身上的各种缺点开始渐渐显现,甚至成了屡教不改的“顽疾”,父母这时才后悔莫及。

与这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观点不同,有一些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些恶劣行为,就对孩子全盘否定,断定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大的出息。这种观念同样是错误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确实有这样或那样消极的恶劣品质和行为,也确实令人憎恨,以致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感到实在是不可救药。可事实上,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父母的责任是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其他好品质,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缺点,以得到好的发展。父母要把痛恨孩子的消极恶劣的行为与痛恨其本人区别开来,即使真要那么做在情感上会一时难以接受,也必须这么做。

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6)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某些行为也许被父母误会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的指责和痛恨只会让孩子更加伤心,对父母产生怨恨,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处于崩溃的边缘。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一定要克服“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或批评,应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要提高自己认知的深刻性。如果父母若是仅凭第一印象的认知或情绪共鸣,固化自己的认识,因此而“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这对孩子是很不公正的,会使孩子产生妄自尊大或是丧失自信,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教故事

拉蒙?卡哈是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他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后来通过刻苦自修当上了萨拉大学应用解剖学教授。卡哈小时候调皮,酷爱绘画,还喜欢养鸟、舞弄刀剑和玩打仗游戏。

有一次,他决定利用学得的知识,造一门“真”的大炮,并向邻居小朋友显显身手。然而,没想到这门“真”的大炮一发射,真的产生了不小的威力,把邻居家的孩子给打伤了,闯下了大祸。邻居们对他产生了很坏的印象,认为这是个不可救药的孩子,把他告到警署。卡哈除了被罚款外,还被警方拘留,挨了三天饿。父母亦对他十分生气。卡哈从拘留所出来后,父亲让这个没治的“坏”小子辍学,先送去学理发,后又学补鞋子。

父亲毕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在心情平静下来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做了一次坏事,并不代表孩子就真的一无是处、不可救药。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

一年后,父亲上补鞋铺接回了卡哈。他深情地对孩子说:“爸爸做得不对,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习,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身边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

从此,父亲担当起教育儿子的责任。他教孩子精心学习骨骼学。父子俩一起到墓穴中去挖枯骨。没想到骨头的奇特形状一下子抓住这个“顽童”的心,他对骨骼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卡哈勤奋钻研,最终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学习成绩不是一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惟一标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孩子,父母自然也不会吝惜表扬加奖励;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孩子的将来也一定没什么出息,父母自然少不了严厉的指责和惩罚。这就是用学习成绩代替一切衡量标准的“晕轮效应”。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甚至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搞得家里“战火纷飞”。有位女士,自己很好强,事事不肯落人后,偏偏孩子不争气,成绩处于中下游。每当有同事、邻居问起,就像当面羞辱她一样,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火山爆发了,对孩子非打则骂。有时丈夫看不过,劝说她几句,这下可就*上身了,甚至连“都是你家的孬种”之类伤人如利刃的话都抛过来了。丈夫家贫,没读过几年书,这下戳到痛处,顿时暴跳如雷。可怜老实木讷的孩子,处于风暴中心,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

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业,当然没错。但完全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的优劣是错误的。教育的责任是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快乐,而不能对孩子学习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