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李承训把他的话听在耳中,对自己的猜测更有把握了,他此刻便在与这樵夫一石之隔的岩石另一面。

樵夫抹掉头上汗珠,继续向山下走去。

李承训在他身后若即若离地跟着,始终把对方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可就在快到山下的时候,突然见到两个身影,使他心头巨震,感觉双脚发软,忙转过石壁这头,紧靠在里侧,利用巨石挡住自己的身体。

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看到了贾夫人和药色和尚?于是又慢慢的把一只眼睛半张脸探出石壁,向他二人再次瞧去。

没错,就是贾夫人,她正与那樵夫擦肩而过时,还瞥了樵夫一眼,这表明贾夫人知道这樵夫的底细。

李承训心中泛苦,这是下山的必经之路,他不可能在贾夫人和药色和尚的面前通过,只有先屏息躲藏起来,待二人过去,再发足狂奔,应当还能追得上那樵夫。

可问题是,他百兽拳里的“龟息功”,能骗得过二人吗?若被发现,他必死无疑,即便贾夫人舍不得杀自己,那也会废掉自己的双腿。

李承训冷汗直流,一面是事关自己生死,另一面是兄弟或许得救的唯一机会,“罢!豁出去了!”

他回身把身体缩进两处岩石的缝隙之中,用“鼠式”蜷成一团,然后默运“龟息术”,使自己呼吸之气极尽绵长,平缓。

失去了易筋经为底蕴的“龟息术”对于顶尖高手来说,并不难被发现,好在这是野外,风声,泉水声,甚至是麻雀的起落声,都可以帮助李承训来掩盖他那微弱的声息。

见贾夫人和药色和尚走远,李承训终于松了口气,才缓缓地抽身出来,立即展开“豹形”疾步向山下追去。他知道,只要自己奔着帝都的方向,一定会在半路上赶上樵夫,但一定要快。

常人终究是跑不过马匹的,宋管家曾言樵夫家里有匹瘦马,他们一直以为那是出门贩卖柴禾用的,但现在看来,那马可能是这信息流的一部分。

李承训光想着追踪樵夫,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忽视了猥琐的药色和尚在到达至相寺山门的时候,会再次望向山下。

这也合该出事,因是冬季,没有茂密的树林做阻挡,山门又地处高势,站在那里刚好一览无余的望尽山下。

“夫人!您看那身影步伐,很熟?”毕竟离着远,看不真切,药色和尚疑惑地道。

贾夫人功力比他要深,与李承训相处时日也长,这一眼望去,立即便认出他来,喜道:“是那个小畜生!”话未说完,她已一个箭步向山下掠去,抓李承训始终是他的第一要务。

药色和尚忙趋步跟随,他也是擦拳磨掌,兴奋无比,好似猎人嗅到了猎物一般,其实他对李承训的恨意绝不比贾夫人少,不是因为李承训杀了他的婆娘孟婆,而是因为李承训与他的徒弟毒娘子在他的一手策划下,成就了好事,让他郁闷嫉妒恨。

贾夫人与药色和尚能走到一处,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先说必然,贾夫人为十二生肖宝图,药色和尚为给孟婆报仇,都势必要来帝都找李承训,既然他们目的相同,碰面便是迟早的事儿。

再说偶然,那日贾夫人被皇门四鹰追踪,她本想凭借自己的轻功可以轻而易举的甩开几人,可是跑到天亮也未甩脱四人,而她已然是体力不支。

四鹰当然也好不到哪去,之所以能死死咬住贾夫人,是因为小金鹰始终在半空中跟随着贾夫人,让她无所遁形。

就在四鹰觉得再追下去,会被贾夫人活活给拖死,累死,即将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发现小金鹰始终在数丈外的一处碎石滩上徘徊,便决定再坚持一下,过去看看。

结果他们走过去便发现同样因长途跋涉而几欲虚脱的贾夫人,她似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几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围了上去,总不能不战而退吧?那不是皇门四鹰的行事风格。

贾夫人见自己被皇门四鹰团团围住,勉强站直了身子,冷冷地道:“大名鼎鼎的皇门四鹰,要以四抵一吗?”

四鹰闻言一怔,但见贾夫人的面色、身形,显然是受了重伤的模样,心中不禁猜测:李无名说的那化功散,看来还真是被这婆娘给喝了!“的确,贾夫人在喝了水囊中的水后,便感觉浑身真气提不上来,丹田之内也如磐石一块,根本无法聚集真气。她心中悚然一惊,再想想李承训请她喝水时的萎缩表现,心下顿悟,这问题出在水上,一定是被那小畜生给下了药了。

她知道自己今日无法幸免于难,便想用自己的威压,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