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1/4页)

声,立时明白了这是什么状况,这才向他招呼了一声。

山甲见之,心下迟疑片刻,但很快他便决定下来,除此之外,他已经无处可逃。

漆谷阻敌,迟滞了官军的推进,杀伤了大量的官军,而仅仅损失了三条汉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贼一方胜了,可整个六岭的阻敌其目的便是拖住贾维在六岭,可直到此刻,也不见贾维,怎么回事?贾维在哪?

他在九岭!那李承训把贾维引到六岭,同时反攻九岭的计划失败了吗?不,可以说也是基本成功了。

在双蛇道,贾维先是追踪李承训到左蛇道尽头,发现中了声东击西的计策后,立即返回到右侧蛇道,果然在那里发现部队受损,既然左蛇道不通,那右侧蛇道必然是正路,他便率军一路追赶。

贾维并不知道他走的这条路已经不在九岭的航线上,而是直通六岭的路,期间蜿蜒曲折走了差不多一个来时辰,他们才出了那个坑道,这居然看见了金甲?

金甲也是一怔,不知大都督所为何来?

当贾维得知是自己到了六岭,而是金甲来九岭找他的时候,猛然警醒,暗叫不好,心道或许又中了李承训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安顿金甲继续向前追击,而自己赶紧率兵回返,他知道李承训的厉害,非是自己,他人难以匹敌,但他不知道如何从六岭回到九岭的近道,只能按照原路返回。他这一来一去的耽搁,足足有近三个时辰之久。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李承训反攻九岭的战斗虽然只有不到三个时辰,可也足够把官军赶出九岭的,因为地面上崇山峻岭,峰峦叠嶂,若是都走下来也得数天之久,跟别说是真刀真枪的拼杀了,但若走地下,那便快得多了,因为走的是直线距离,而且几乎不用爬坡,就好似如今的山洞隧道。

官军们没有贾维这位强悍的主帅带领,又不熟悉山里的地形地势,自然是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直到他们退至九岭第二岭的时候,才算稳住阵脚,那还是因为李承训突然撤兵,不进攻了,因为贾维回来了。

按理说,贾维从原路返回,正出现在九岭第六岭附近,已经断掉了李承训的后路,可他率军一路走到九岭第二岭,与前面的部队会师,他也没有发现李承训的半点踪迹。

其实贾维就像是一只猫,在四通八达的老鼠洞里寻找老鼠,怎么能可能让他找得到呢?

气急败坏的贾维只得重整队伍,重新向前推进,而这时他收到的战报却是一喜一忧,喜的是三岭的马贼被铁鞋彻底被清除干净,官军已经控制那里,正在大量封堵三岭通往九岭的坑道,打算只留下一个主洞口以便与贾维九岭的攻击策应合围。

忧的是六岭金甲虽然取得了漆谷的控制权,但是付出了死伤百人的代价,而且在其接下来攻击下夹道的战斗中,被对方引到夹道之中以火攻计,又烧死了数十人,可以说进攻完全受阻。

还有一件事,颇令贾维挠头,那就是他留守唐园的银环来报,那里也受到攻击,虽然损伤不大,但可以看出,还有分散在外围的马贼力量不得不防备。

贾维已经被李承训搞得晕头转向,他不明白李承训如何总能摆脱他的堵截,如何总能避开与自己的正面冲突,难道自己的智商真得不如?还是他会撒豆成兵,钻山入地的法术?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反攻三岭

李承训不是地仙,不可能凭空消失。他带兵把官军压缩至九岭第二岭,并没有再继续发起攻击,将他们彻底赶出九岭,因为他估算着时间,担心贾维随时可能回返,那样的话,他腹背受敌,救无路可逃了。

因此,他打算撤了,去别的地方再去咬上一口,就这样东咬一口,西咬一口,每时每刻的蚕食官军,早晚大得贾维怕了,退了。

他从九岭第二岭又退到了第三岭,因为那里有一条外人所不知的秘密坑道,走这条路,绝对会跳出官军的掌控。

其实作为历史学家的李承训,有着缜密的思维和探究于细微处的精神,因此他的每一套作战方案都极尽详尽,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现在可以跳出贾维的阻截,正是得益于此。

他担心随时可能陷入困局,因此他着力在十八岭寻找一条可以横向贯穿三岭、六岭和九岭的坑道,并打算把这条通路封死,当然,他的这种封死,是那种表面上让人看不出端倪的封死,而自己的天生巨力可以随时打开这条封路。

但他找来找去,仅仅在九岭第三岭上找到一条适合隐蔽通往第三岭的路,在九岭第五岭上找到一条通往六岭的路,这两处关键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