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隅阳国 (第1/4页)

东弥三宗,分是玉宸、赤明和怙照。

其中玉宸派位于东域,以宵明大泽作为根基。

赤明位于北域,据了鹿台山。

至于三宗中唯一的魔宗怙照宗,则是将道统扎根在了西域,山门唤作仇渊。

在三宗治下,皆是土地广袤,生民无数,不可以穷极。

便连各自下辖的道脉,也是足有千百之数,极是繁多。

而因要争夺灵机造化,疆界国土种种。

三宗道脉间的摩擦冲突,早倒是件屡见不鲜之事了。

莫说玉宸道脉和怙照道脉。

这两宗终究是有着一层玄魔之别。

小辈弟子间互相看彼此不顺眼,实属常事。

便连玉宸和赤明下辖的道脉。

也是少不了小打小闹,磕磕碰碰。

而因有三宗的诸位上真大德在居中弹压,左右是弄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这些道脉间的冲突。

只要不是闹得太过火。

都被视为一种去杂芜,除冗赘的手段,用来激起各道脉的争胜之心。

使他们不至于因长久处在人世繁化当中,而失了一颗向道坚心,将一门心思都放在红尘富贵上。

当然,若是有道脉能在这争锋之中取胜,玉宸派自然也不吝赏赐,出手大方。

相传在以往时候,更是有玉宸道脉弟子因在征伐时候表现出色,破格被玉宸派长老收入门墙,亲自教导。

从此,便堪称是一步登天!

这等事例虽然寥寥无几,并不算多。

但却并非从未有过。

也是激起了不少道脉弟子的奋进之心!

而三宗道脉间的彼此冲突。

除了那些涉身其中的道脉外。

三宗的下院弟子和真正的上宗门人,却也同样可进去掺上一脚。

这也是欲培养那些下院弟子和真正门人的斗战机变之能。

若是从中表现出色。

便会被记上道功不等,以褒战果……

这时,据仉泰初的言语。

陈珩也是知晓了,今番玉宸同怙照两宗道脉间冲突的缘由。

原来在东域边界之处,正是存有一方小国,号为隅阳,国中有人口数十万,皆是隅阳的子民。

地理多山多水,盛产黄铁与赤银等稀奇矿材。

依照着贩卖这些矿材,又有贤君治理。

国中的百姓倒也算富庶,日子太平,要胜过其他小国生民一筹。

而在这方国土当中。

除了隅阳国王族外。

玉宸道脉含真观的地位,却又更是超然!

且因含真观主因得了大机缘,修成下品金丹,更是成了国中真正的风云人物,受万民敬仰。

上及公卿,下及土庶,无不对其毕恭毕敬。

其实玉宸、怙照两宗道脉间的冲突。

倘使归根结底。

却也因为隅阳国的王位继承。

当初隅阳国的老国主寿尽归天后,二皇子因不服遗诏,遂起兵马反叛。

但举事还不出半月的功夫,便被新君和含真观主联手镇压下去,连二皇子也是失散于乱军当中,生死不知。

本以为此事就此平息。

孰料一甲子之后。

隅阳国当初的那位二皇子却又卷土重来。

而这一回倒是声势不小,二皇子手下的兵将在一日之间,便连克二十二城。

在此声势之下,所至之处,各城邑的守将也大抵是望风而降,不能据守。

时至今日。

连隅阳的京师都已被攻破。

国君流亡在外,含真观主被重创,险些身死,门人弟子也是四散而逃,再也不复繁盛之态。

面对这等局势。

那位含真观主也只能传讯给玉宸派。

希冀上宗派出人手,来拨乱反正……

……

“若只是他们隅阳国自家生乱,我等自不必理会什么。

不过隅阳国那位二皇子晋德当初失散于乱军后,却是逃到了西域的怙照宗治下,在那里休养生息,逐渐有了些气候。”

此时。

仉泰初看向陈珩,言道:

“且晋德的子嗣晋善信,更是拜入怙照宗下院,据说在下院当中,也是个有名人物了,不出意外,迟早要进入到怙照上宗里修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