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此外,粮食供应紧张,也无法养那些女人,只好对她们不理不睬。

等陈武回营,他的部队也是死掉了一千人,剩余的人大部分有伤,或者有各种各样的怪病。整支部队,又黑又瘦,全身奇臭难闻,像是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士兵。他们张着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听到一点动静,就好象惊弓之鸟,举起了兵器,拿着弓弩乱瞄,他们带的狼狗神经质地叫个不停!

(为什么不分白天黑夜都骑马的李亦奇居然偷懒,不身先士卒的原因就是……要是他也搞成这样,有损他的光辉形象!)

打了整整十个星期,双方在丛林中进行了惨烈的对峙与拉锯战,林邑人固然伤亡惨重,而元军伤亡数目及所杀敌人的比例几乎是历次作战中最低的数目了。

其实元军损失从绝对值来说并不大,甚至不如北方战事一次冲锋死的人多。

不过曹仁在给甘宁呈文上说道:“丛林战,伤亡是一点一点的,你会看着你的战友今天少一点,明天少一点,精神上的折磨是难以用言语来说的,此为‘长痛不如短痛’。你永远不知道敌人会从何时何地杀来,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的弦绷得紧紧的,时刻准备应付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敌人。除了敌人,你还会受到丛林瘴气的侵袭,晚上更要忍受蚊虫的叮咬。相比之下,北方的战事简直易过吃蔗。

我们曾想过捉俘虏了解情况,林邑人相当顽强,一场仗打下来,肯投降的没几个,就算投降也想办法逃跑,最后我们只能把他们全杀了。

丛林战,是对士兵们意志的考验,我以我的士兵为荣,谨向军部为以下将士请功授勋。”

以下是密密麻麻人的名单,曹仁认为每一个在丛林呆过的士兵都符合领取勋章的标准。

突然间,元军收缩回那屯不打了,曹仁派出了一名被俘的林邑妇人充当军使,送信给那屯“救国会”当家的,他准备与救国会举行高峰会议,以达成两边共识,争取两方能实现大三通和小三通以加强双边关贸。

救国会的黄大福拿着落款为曹仁的信笺,狐疑万分:“曹仁想做什么?”

相对来说,元军占了上风,如今居然不打了,想和谈,岂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曹仁想和谈,原因有二,一是时间为十一月了,按军部计划明年初帝国远征军即将出发南洋,若已军继续在那屯消耗,只怕赶不上班船。

如果没有这个最主要的原因,他倒不反对与林邑人玩玩,生活充满了刺激,不是件坏事。

另外,皇帝针对丛林战,写了一行字给他的将军们:“目前宜非常谨慎”。

谁都知道,皇帝对将军们的打仗向来是放权的,由他的将领根据战场情况决定怎么打,但他罕见地写来文字,任谁都不可掉以轻心,大家哪里知道李亦奇是被米国的越南战争给吓坏了。

且说回黄大福把信看了又看,当他看到曹仁以中华民族的信用保证,大家和平谈判,若成最好,若不成大家一拍二散,确保谈判人员的安全时,他就同意谈判。

如今的他,满腔热血已经平息了,留下的只是如何为林邑人谋得最好的出路。

是“寡妇村”的眼泪把他的火气全部扑灭了,元军专杀男人,已经制造了十多个村落的寡妇,每个村落连男婴都不能幸存。他长叹一口气,只能向现实低头。

与元军约定,三天后上午九时,在离城西一里的高坡上,各出一百人进行谈判,除了护身短兵器,不得带弓弩,不得带盾牌和长兵器。

那座高坡,视野开阔,周围的树木比较稀疏,有什么动静就一目了然,是个谈判的好地方。

黄大福和救国会刘先生带着他们的伙计们先到,等了一会,看到坡下一队人马到来,越来越近,越近就越把林邑人那帮土包子看得呆了。

只见元军,自曹仁打下,全部穿着烫得笔挺的绿色夹斑的丛林迷彩服,腰配短剑,脚蹬皮鞋,都理着极为精神的短发,俱为特选出来的兵佬,人人牛高马大,身长挺立,走路虎虎生风。

令林邑人呆得不能再呆的是,曹仁带了陈武,和他的九十八个兄弟,全部配上了新近发来的“墨镜”,顾盼间酷味十足!

山野村人,何时见过那么拉风的人,人人张大个嘴得个窿!曹仁心中暗叹,早知不承诺了,当场拨剑砍人,只怕林邑人死光光!

黄大福从最初的震撼醒来,迎上前道:“卑人,救国会会长黄大福!”

曹仁介绍自己道:“本官,帝国陆战队少将师长曹仁!”

双方废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