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1926年

父亲在天津工作清闲,闲暇时多看书,曾买萧伯纳著《心碎的屋》,书边留有英文题字:

天津、华北。

一九二六·三十二号路六十一号。

提摩太·C·张

1927 年

年初,张志潭被免去交通总长之职,张廷重失去靠山,只好离职。赶走姨太太后,写信请求张爱玲的母亲回国,并预备第二年的春天迁回上海。

小张爱玲开始接触通俗小说与古典名著,第一次看《红楼梦》。 她尝试写短篇小说:第一篇是一个家庭伦理悲剧。还有一篇是以隋唐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1928年

母亲自英国回来,张爱玲特意穿上自己最喜爱的小红袄去迎接母亲。当她看到清丽高雅的母亲时 ,简直惊呆了,母亲穿着宝蓝色锦缎旗袍,外罩奶色网衫,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尊贵。而母亲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则是:“怎么给她穿这样小的衣服”?母亲归来的这段日子是张爱玲自打有记忆以来最惬意的生活。

父亲因母亲的归来,痛改前非,到医院戒掉吗啡,母亲将家搬到了上海陕西南路一所叫宝隆花园的西式洋房。周末时常邀请一些客人们在客厅里弹琴诵诗,有一次母亲与一个胖胖的女友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逗得小张爱玲大笑不止,十分开心。她把自己的这些生活写信告诉以前在天津时的小朋友。写了满满三张纸,还附了图画。

母亲有事会给张爱玲讲述一些国外的事情,她说,英国常常是下雨的,而法国则总是晴朗明丽的,在张爱玲幼小的脑海中,却认为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英格兰像蓝天下的小红房子。从那时候起,张爱玲对色彩就有强烈的敏感。

母亲还教张爱玲画图,弹钢琴,学英文,按照西方淑女加东方闺秀的模式教导张爱玲。张爱玲的想象越发得到发展的空间,精神上和心灵上也是自由而快乐的。感情也越发敏感,听到动人的故事传说,常感动得掉泪,母亲对弟弟说,你看,你姐姐不是为吃不到糖而哭的。

伯父六十大寿,有四大名旦的盛大堂会,十分风光。

1929年

所画漫画在《大美晚报》刊出,得到5元稿费,母亲要她珍藏起来,小煐却跑去买了一支小号丹琪唇膏。

在母亲指导下学习钢琴、绘画和英文。其间写给编辑第一封投稿信,后来收录在散文集《流言》中。

1930 年

夏秋,进入上海黄氏小学学习,母亲嫌张瑛这个名字不够响亮,为她改名张爱玲。由于英文的基础好,入校从五年级读起。

张爱玲年谱简编(3)

受五四新闻*动思潮的影响,张爱玲的母亲在家里订阅了很多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文学季刊》、《西风》、《良友画报》等等,其中她最喜欢《小说月报》和《良友画报》。一次,《小说月报》上登有老舍的小说《二马》,张爱玲的母亲爱不释手,上抽水马桶也捧着看,还将精彩的片段读出来给小爱玲听。对于外国文学,母亲也十分爱读,在天津时家中就有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戏剧家萧伯纳的剧本等,与母亲的爱好相反,父亲的书房里,则都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歇浦潮》、《醒世姻缘》等旧体通俗小说,另外还有一部《胡适文存》也很得小爱玲和弟弟的喜爱。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周围皆是父亲爱看的旧小说与通俗小报。

这是张爱玲自身修养成长的重要时期,和谐快乐的家庭生活在她的心灵成长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中西交壁式的精神熏陶,深刻的影响了她的写作生涯。她体现出多方面的才能:学弹钢琴,热爱绘画,梦想着以后能去英国的大学里读书。她开始学习写文章,对色彩的敏感使得她爱用色彩浓厚的字眼,这些都为她以后演绎海派文学打下了基础。

幸福的日子总是不长久,父亲张廷重病好以后,对年轻漂亮又有学问的妻子的一些新式做法很是不满。陈旧的家庭观念使他难以忍受妻子成为家庭的主角。他开始想方法盘剥妻子的陪嫁钱,以便使妻子最终向旧家庭就范。母亲对此自是不依,争吵一次次爆发,每逢此时,仆人们就把姐弟俩拉到一边,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在阳台上静静的骑着小脚踏车,聆听着父母的争吵。

父母最后协议离婚,张爱玲姐弟俩都归父亲监护和抚养,但母亲坚持张爱玲日后的教育问题——要进什么学校——都需先征求她的同意,而教育费用仍由父亲承担。

在离婚问题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