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粮饷银钱从何处来,若是不能维持现下北方数十万驻军的粮饷,只怕明朝已是覆亡在即。

“皇爷……皇爷?”

崇祯正在烦心,却听见耳边有如苍蝇般的说话声嗡嗡做响,瞪着血红的双眼扭头一看,却见是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躬身站在身侧。

“什么事?!”

“回皇爷,东厂的番子们连日来在街市中四处走访查探,京师中到还安稳。百姓们都说圣明天子在位,张伟贼逆竟敢逆天做反,将来必被殄灭。”

崇祯却是不能尽信,他一向多疑,总怀疑东厂和绵衣卫勾结起来欺骗于他。只是这王德化与绵衣卫使报上来的消息却总是相同,不由他不信。此时心情烦躁,便向那王德化喝道:“胡说,不要妄言!张伟占了东南半壁,京师中难道没有谣言,百官也都心如磐石?你快些如实道来,若有欺虚,朕绝不轻饶!”

王德化身为厂臣,这瞒上欺下的勾当早就干的得心应手,此时崇祯虽是脸上做色,王德化就知道他亦不过是虚言恐吓,指望自已害怕,吐露实言。只是这实言虽有,他却是半句也不能多说:整个北京城内早就人怕惶惶,物价飞涨,斗米竟有卖到百钱的。当此之时,老家在南方的官吏纷纷写信回家,打听消息。待听到张伟及汉军行事,俨然已有新朝气象,各官都是首鼠两端,打定了明朝一亡便即投诚的主意。虽然此时尚没有官员南逃一事,算来待南方局势一稳,而北方若是混乱依旧,强弱之势倒转,这些个龌龊官儿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如同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除了有限几个官儿自杀殉国,所有的文官百官皆降。被李自成关在**外,整日不得饮食,各官却都是精神奕奕,等着任命。那大学士魏德藻被关在刘宗敏府内小房间里,他很是不满,对着外面的人喊道:“如要用我,不拘什么官,用了就是。何必把人关着,是何道理!”

对着贼兵况且如此,更何况伪托靖难,又是明朝大臣的张伟呢!

只是这些话却不能拿出来与崇祯说,一来徒惹他生气,讨不了半分好儿;二来这主儿一向多疑,你报喜不报忧他疑你,你报忧不报喜他一样疑你。报喜不报忧至多引得他怀疑不信,报过几次忧给他听,只怕皇帝一怒起来,自已却是小命不保。

是以口不关风,低眉顺眼的向着崇祯道:“皇爷,您自御极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辛苦以求治世,普天下百姓谁不知道?现下就是有小小挫折,也不过是前朝积重难返,怪不到皇爷。所以百姓都心向朝廷,对李自成张伟等逆贼无不痛恨,恨不得剥皮吃肉呢,又怎会有什么异样心思。京师之内有三大营,又有厂卫,就是有些人想以身试法,咱们又岂会容他?”

他这番话说的正是崇祯痒处,此人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李自成都打到居庸关时,他还不肯南迁,而是指望臣子劝他“亲征南京”,而大臣也不肯担上放弃北京的责任,所以到最后不但是他,连太子也死在了北京。若是当日南逃,江南半壁未必不能保,只是性格使然罢了。

因将王德化喝退,命乾清宫太监服侍更衣,他要往平台召见阁臣并袁崇焕,卢象升。

正文 第六十二章 江南(五)

这平台召见原是明朝朝会的一种,皇帝需定期在此召见大臣,问询国策。与大朝不同,此处是建极殿后的左后门之上,比之大朝或是乾清宫召对,要显的轻松随和,便于臣下畅所欲言。只是明朝皇帝多半怠政,除了孝宗之外,甚少有坚持朝会的,更别提平台召对了。崇祯即位以来,在勤政这一点上,其父祖兄长都是远远不及,只是他能力太差,管的越多,错的便越多罢了。

袁崇焕与卢象升早已带到,因是罪臣,尚不得与阁臣及被召来的部院大臣同列。两人便跪于甬道左侧,待崇祯匆忙赶到,见两人跪在地上,只是冷眼一瞥,却已是急步走过。

此次召对,各人都知是皇帝心急江南漕运财赋断绝,户部虽有些存底,也最多撑到年底,待来年开春,只怕就是打不完的饥荒。户部尚书毕自严早就上了几个奏折,一者向皇帝报备,免得将来坐腊,二来也是情形严重之极,若不早些设法,只怕不待人家攻来,北京这边自已就乱成一团了。

待皇帝升上御坐,温言命众阁臣与部臣起身侍立。见各人都不说话,崇祯低头想了一回,命道:“令袁崇焕与卢象升近前来,朕有话说。”

因见袁崇焕被关了几年,成日的不见天日,脸色到是比之当年召对时白上许多。崇祯却是先不与他说话,只象卢象升温言道:“前番兵败,朕怪罪于你。后来细想,那贼兵呼啸于海上,动辄来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