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又与吴应箕目光相撞,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轻视之意,扭头一顾,便不再去看。

这一桌人其实各怀心思,并不对路。只是却又都是城内清要闻达之人,与徐光启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故都被一股脑儿的请将过来。也是为了怕城内清流儒士对兴建教堂一事不满,暗中反对,甚或是挑动百姓与官府前来干涉破坏,只得将他们一并请来,饮宴拜托,以徐光启等人的面子压制,方可无事。

因心中不乐,陈贞慧却想起一事,为了岔开话头,便含笑说道:“听说汉王王妃又有身孕,前儿亲去鸡鸣寺烧香许愿。这一回,却不知道会不会是个世子爷降生了。”

他只为岔开话头,却不防又将吴应箕的恨事提起。那吴应箕再也忍将不住,虽不敢再攻击张伟立娼妓为妃,却是冷冷道:“汉王应当充实后宫!虽说为王者不好二色也是美事,然依着周礼古制,也需再娶八人,凑起后妃人数才是。子嗣不茂,诚然不是国家之福。”

这番话虽是别有私意,听在这些人的耳里却又甚是有礼。徐光启因捊须沉吟道:“这话是极。汉王天纵神武,想来一统天下也非难事。他治政理民甚是宽仁,对百官文士也极是尊重,这样的圣明天子五百年方能一出,若是皇天不佑,天不假年,其未竟之志,该当由谁来继承?此事,我亦曾上书给汉王,偏他不听,我也是无法可想了。”

顾炎武是后学末进,原本这种场所甚难插言,此时见各人尽皆摇头,显是以张伟不肯纳妃而甚是忧愁。他的思想却很是激进,与黄宗羲几次长谈后,更是觉得天子乃天下最残暴之人,以天下侍奉已身,将天下视为已有,殊不知天下仁人豪杰如同过江之鲫,怎见得这天下便要归天一家统治?

因笑道:“其实到也无妨。我曾与西人教士略谈过几次,对他们的政治到也了解了几分,那荷兰国,便是无君主的。人家不一样是海上强国,国家安泰富强?”

徐光启斜他一眼,斥道:“小子无知,竟敢胡言!”

见他涨红了脸,显然是很不服气,因又道:“我来问你,自汉王以下,谁能让几十万汉军心服,愿受其制?汉军现下有五卫、两骑,再有水师、厢军,这些军队各不相统属,都归汉王节制,若是汉王突有意外,这些军卫的首领会服谁人?莫要看了几本书,就小瞧了天下英雄!汉王今时此日的地位,决非是轻易可得!”

陈贞慧此时已颇是后悔,不该引这个话头,到使得各人争吵。因见气氛僵持,忙笑道:“说起汉王治政,今儿到有一桩趣事。刑部的张慎言张大人前几日题了一本奏事,汉王这几天只顾着军事,今天又忙着去看那马球比赛,竟是拖着没批。惹得张大人火起,跑到禁宫内求见,却不料汉王正要回后宫歇息,张大人拉着汉王的袖袍不放,只听得嘶拉一声,汉王的袖袍竟被拉开。”

见各人都听的目瞪口呆,陈贞慧心中得意之极。他是皇城内的巡城御史,这些朝廷秘闻却是比旁人知道的多。因又笑道:“在旁边的人都吓傻了,都以为汉王必定会大发雷霆,张大人必被训斥。谁料汉王捡起衣袖,笑道:仁宗被包黑子吐了一脸的唾沫,任它干了,不去理会;宋太祖一时发怒,用斧子打落臣下的牙齿,结果被载入史册,丢了几百年的脸。孤可不上你张慎言的当,休想博一臣忠名,却坏了孤的名头。说完,就将那本章拿将过来,批复了事后,方才进去。”

正文 第六十五章 治平(八)

说到此处,各老夫子并那些青年才俊们尽皆赞叹,称颂不已。虽然吴应箕就不相信张伟如此虚已纳谏,只觉得他威严霸道,哪里有半分盛世之主待人以诚的风范?却只是闷在肚里,不敢做声。此时若说了出来,煞风景不说,还容易流传到张伟耳中,有不可测的深祸。

还是在台湾之时,他已知道张伟属下司闻曹的那些细作暗探的厉害。他们多半化身为奴仆、茶客、伙计,专门在阴私中窥探官员**。因顾忌特务政治恐伤士大夫之心,到是不给这些人捕人拿人的权力。纵是如此,由台湾出来的文臣武将也是对高杰属下的司闻曹甚是忌惮。

在前后左右偷瞄几眼,这花厅内侍立的青衣小厮、酒娘,那慈眉善目,肚大腰圆的厨子,还有应承的老鸨,弹曲的妓女,虽一个个似模似样,全无毛病,这吴应箕却只觉得个个可疑。心中自危,因不敢再多说话,只低了头喝起闷酒来。

实则他草木皆兵,张伟令高杰弄起来的司闻曹哪有如许能力。那几百个暗探细作,多半到是在打探明朝和满清虚实,饶是如此,仍是不敷使用。至于用来监视臣工,原本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