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拾掇姚家那帮子的时候了。”

“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萧劲风一提及姚家人就忍不住牙痒痒。

※※※

淮山猕猴桃事件终于还是平息下去了,在地委书记夏力行和行署专员尚权智的亲自督办下,淮山猕猴桃最终还是以最高的效率通过南潭县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的渠道向外销售,尤其是在北京的销售相当顺利,来自黎阳地区的猕猴桃不但在北京掀起了一股猕猴桃风潮,而且垄断了整个北京猕猴桃市场,连带着进口的新西兰奇异果几乎是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进口数量锐减。

但是由于前期工作迟缓,加之人为抵触情绪导致淮山部分猕猴桃腐烂变质,给农户造成损失高达三十万元,也引起了部分农户上访县政府,进而上了省道,堵塞了交通,这也引起了昌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责令黎阳地委行署要对整个事件调查清楚,对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老尚,看来省委对我们淮山这次事件很不满意啊,刚才昭南书记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要求对这一事件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我看这一次光是地委写个检讨怕是过不了关。”夏力行微微扬起头,吸了一口烟,脸色沉郁。

“这是难免的,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又是亚运会召开期间,很敏感,又是这种事情,幸好南潭这边工作做到了前面,总算把主要问题解决了,否则你我恐怕这一次都难得脱身了。”尚权智揉了揉自己太阳|穴,有些疲倦的道:“昭南书记是纪委出来的干部,对于干部作风本来就要求很严,这一次淮山县委县政府工作作风虚浮,扯皮推诿,影响了猕猴桃销路,我听说昭南书记拍了桌子,咱们地委不给省里一个交待的确不好说。”

夏力行微微点头,似乎是在斟酌着言辞,好一阵后才道:“我看地委得有些实际行动来向省委表示地委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是严肃认真的。”

“夏书记,你的意思是……”尚权智心中微微一凛。

第一卷 恰同学少年 第六十六节 调整

夏力行比他先来黎阳一年,只不过他是从省计委副主任下来,而夏力行则是从昆湖市委副书记直接升任黎阳地委书记,打破了一般是从市长、专员或者省直机关一把手调任地委书记的惯例,虽说昆湖是全省仅次于省会昌州的第二经济大市,而黎阳地区是全省最贫困地区,但在当时还是引发了相当震动。

尚权智在计委工作时就和夏力行打过交道,感觉这个人作风沉稳,绵里藏针,却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他搭档,好在搭档这三年里,两人虽然有时候也有龃龉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是过得去,不过此人在人事权上把持得很紧,连自己也很难插手到人事调整中去。

“辛礼元恐怕要动一动,否则无法向省里交待。”夏力行开门见山,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打着,脸上也是深思的表情,“我们黎阳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地区,农业人口也是全省最多,可以说以农业为本,在调整农业结构上说得多,做得少,这一次猕猴桃事件也反映出了我们各县主要领导在工作上的差距,有好有坏,有值得表扬嘉奖大书特书的,也有需要严肃处理引以为戒的,形成了鲜明对比。据说海华书记和登江省长都提及了南潭利用亚运会契机打响生态猕猴桃这张牌的事例,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也对同属于我们黎阳地区的淮山出现这样的事情很生气,这样两相对比之下,想不严肃处理都不行啊。”

尚权智心里一松,笑了起来,“夏书记,照你这么说,如果都做得差,那也就凑合过了?”

“呵呵,老尚,我可没这么说,但是这样对比起来,太过明显,如果地委没有动作,实在也说不过去。”下了决心的夏力行顿了一顿,“我的意见是辛礼元不宜再在淮山担任县委书记了,可以让他回地区来安排一个位置,淮山这两年工作起色不大,问题却不少,我看辛礼元要负主要责任。”

“嗯,辛礼元年龄倒大不小,缺乏一点开拓进取的精神,做事总喜欢坐等看,我听得县里有人说淮山县委的思路和交通规则差不多,一慢二看三通过,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呵呵,这说法虽然刻薄了一点,恐怕也是有感而发啊。”尚权智感叹道。

“这也不能全怪下边,从中央到省里都是政策和精神一月三变,弄得下边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似乎对尚权智的话有些感触的夏力行轻轻哼了一句,“咱们黎阳是农业大区,工业基础薄弱,占比例小,所以省里对咱们农业这一块的发展就更重视,出一点问题都很关注。”

尚权智和夏力行搭档三年,还是第一次听到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