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盟�娜刃挠懊远ダ衲ぐ荨�

第三章 回港(2)

1982年的选美是无线电视台举办选美的十周年纪念,为了隆重场面,主办方特意制作了一枝价值十万元,在白金、黄金上镶满钻石的权杖,颁发给当年年度的“香港小姐”,从此,冠军可以获得一枝权杖成为港姐选美的传统。

在最后入围决赛的所有十五名佳丽中,翁美玲是最矮的一个,决赛时,她与其他十四名佳丽站成一排,她的位置在最中间,与周围的佳丽形成众星捧月之状,但因为最矮,而显得光芒黯淡,她没有收获到众星捧月的幸运,最后要进入“三甲”的梦想也成为镜花水月的空想。

总结自己的失败,翁美玲将它归结于自己的身高,在决赛的照片中,翁美玲在十五人中站姿最为中正严谨,与周围的佳丽相比,不但身高略差,表情也有些生硬,也欠缺风流妖娆,所以拿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第八名,也未尝不是评委的公正选择。

“第三位出场的是6号翁美玲小姐,翁小姐芳龄二十三岁,身高米,体重千克,是一位纺织设计师。”在选美赛场上,主持人如此介绍翁美玲的出场。回答司仪提问的时候,翁美玲虽然对答并不流畅,但因为学识和经历丰富,回答得也很机巧,令观众和评委印象深刻。对于选美这样的大场面,翁美玲并没有感到怯场的惊慌。

这种胆大的性格,也是翁美玲帮助家里打点店铺时历练出来的能力。从香港去英国生活之后,翁美玲几乎每天都要帮忙照看家里的外卖店,她早已习惯了和店里的客人和店员相处。不用说店里是男性店员居多,翁美玲与他们一同干活一同吃喝,日子久了,就养成了一种像男孩子那样的主观倔强的性格,同时也好像男孩子一样喜欢热闹,喜交男性朋友。而她那些叔叔哥哥们,又因为她终归是个女孩子,而人人都争着去宠爱她,事事顺着她的心意。那阵子,宠她的人不只有店中的员工,还有她母亲、后父、谊舅父和一些婶母等等。

还在香港读高中的时候,翁美玲就以出众的容貌和活泼的个性驰名全校,被誉为“校后”。到了英国之后,顿成空谷幽兰,英国人缺乏对她这个东方人的“审美”。因此,那里的生活到底是平淡而无趣的,在中等学校毕业后,翁美玲先后进过剑桥大学和英国中央艺术学院,攻读布料设计,并尽量花时间广游博览,扩展自己的生活领域。而到了大学时代,她参加了英国华裔小姐选美,并获亚军。

港姐选美只拿到了第八名,翁美玲大失所望,心里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她不是一个十分看得开的人,也绝不认为自己只有这样的成绩,虽然选美过去很久,翁美玲始终不能介怀。舅父陈景在翁自杀身亡后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忆了这一段的故事。“囡囡一直耿耿于怀(港姐选美失败),她非常不服气,她不能当选港姐。她有时打电话回来,在电话里也常说,她这一生没有失败过,最失败的就是没有当选港姐。我曾经安慰她说,没有当选港姐算得了什么呢?反正现在无线对你器重,你这一口气理应咽下了吧?但她口里虽然说是,心里还是老大不服气的。”

没有当选港姐是一种遗憾应当可以理解,女人爱美,争奇斗艳当然是常事,但翁美玲把不能当选港姐当做人生的最大失败,并且是不服气的失败,怨天尤人,却是不智之举。也许在她心目中,落选不但意味着失败,也意味着她认为这个“港姐”的桂冠本来就属于她的,让她拿个第八名的安慰奖简直是种侮辱。翁美玲的这种心态已经超过了简单的争强好胜,而是一种心胸不开阔的表示,这种性格,也为她几年后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第四章 入行(1)

进入《妇女新姿》节目组,同她一起主持的还有当届的港姐寇鸿萍,以及艺人森森等人。这是一份两年的合约,无线对她还有期待,这个节目只是让她小试牛刀。

同节目的资深艺人对她说:你迟早会红。

进入娱乐圈,翁美玲百感交集,但她说,她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她将要继续努力,让她制造的这一朵浪花溅得更灿烂。事实上,她的确溅起了不小的浪花,但那个浪花却不完美。

几个月之后,她接到了第一个广告,无线做她的代理,拍摄的花王洗发水的广告片,这是她第一次以表演的方式走上荧幕。再过一些时间,又有一家电影公司找上她,希望能请她出演影视剧,但她的东家拒绝了这个邀请。

翁美玲并没有因此失意,她获得了更好机会。无线很快从这次邀请中发现翁美玲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将她调往戏剧组,不多久,便让她参演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