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陈有福说:“我家中老母没有照顾,再说我留下来也好作个内应,我就在这里等着红军打回来。”

王大平说:“好吧,你放心,红军总有一天会打回来的,不过你自己千万要小心。”说完,一挥手,赤卫军战士背着粮食手枪支消失夜色之中,一位战士的口袋有个小口子,里面的粮食不时地洒落在地上,但没有人发觉。

第二天,陈家村陈富贵家遭到红军袭击的消息惊动了清泉县。驻在清泉县的国民党军及清泉县的土豪劣绅认为,经过大半年的清剿,红军在清泉县已经销声匿迹了,没料到眼皮底下竟发生红军抢夺的粮食的事情,他们心中在暗中猜测,是不是红军又打回来了?一阵恐慌的情绪开始弥漫起来。

姚田姚地兄弟俩听到这个消息一点儿也不担心,反而兴奋起来,看来王秀英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了,否则他们不会冒着暴露目标的危险去袭击陈家村,现在顺藤摸瓜,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行踪了。

他们立即赶到陈家村,在村口,他们发现了零星散落在地上的稻谷。兄弟俩如获至宝,他们立即带着陈光辉的人马顺着蛛丝马迹搜索着红军的行踪。

大山深处,红军赤卫军战士和红军医院、枪械厂的同志喜逐颜开,他们好几个月来终于闻到了大米的香味了。

山洞里,许长天,王大平,王秀英和陈大麻子大在紧急地商量眼前的形势。

王秀英说:“我们得尽快转移,我分析敌人很快就会找到我们的行踪。”

王大平不以为然地说:“我们这次行动,神不知,鬼不觉,敌人根本没发现我们,再说,我们吃饱了肚子,有的是力气,正想和敌人干一场呢!”

许长天说:“秀英同志说得对,我们得尽快转移,红一师都没打算和敌人公开交火,何况我们只有百来号人?”

王秀英说:“我们向北转移,北面是是与河南省的交汇处,是各方势力的真空地带,再说,红一师已经转移到了北面,万一有紧急情况,他们可以支援我们。”

许长天说:“好,我同意。按照老规矩,王大平带领导一小队和老陈的枪械厂先走,秀英同志的医院跟上,我来断后。”

枪械厂刚转移走,红军医院正准备转移时,陈光辉的国民党兵就追了上来。形势十分危急,撤吧,显然是来不及了;打吧,敌人是一个整团的兵力;许长天当机立断,分散突围,利用大森林的天然屏障,与敌人躲迷藏,一有机会就跳出去,到北面的四台山汇合。除非万不得已,不得开枪,这样敌人反而搞不清虚实。

红军赤卫军和医院的同志们分成若干小组消失在丛林深处。

王秀英和陈小曼、王小萍带着两个孩子姚解放和王全国躲在一个山洞里,准备捱到天黑再寻找机会突围。

敌人一成群结队地冲进森林,透过洞口树枝间隙,可以看到敌人明晃晃的刺刀。王秀英非常担心孩子,心里在说:“小宝贝,千万别哭啊!”

天渐渐地暗下来,敌人一无所获,正陆续地下山。突然,王全国“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姚国姚地一听孩子哭声,立即循声围了过来,陈小曼一把捂住孩子的口,但王全国仍死劲地挣扎,王秀英看着孩子慢慢地不再挣扎了,对陈小曼说:“你松一下后,否则孩子会断气的!”陈小曼几乎是哭着说:“一松手,他又要哭呀!”王秀英从腰中抽出驳壳枪,沉着地说:“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呆会我向南冲出去,引开敌人,你们带着孩子向北突围。”

陈小曼一把拉住王秀英说:“不,秀英姐,要走一块走!”

王秀英笑着说:“你不要傻了,我很愿意和你们一起走,可是敌人不让咱们一起走呀,服从命令,两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俩了。”说完,冲出洞口,向南跑去。

一敌人见状,抬枪准备射击。敌班长制止了他,说:“陈团长有命,是女###要抓紧活的,快,抓活的。”

姚田姚地一听是女的,心想;“肯定是王秀英了。”于是,跟着敌人向南追了过去。陈小曼和王小萍抱着两个小孩子向北突围而去。

王秀英见敌人想抓活的,判断敌人不会开枪,于是也不开枪还击,直起身子向南跑,边跑边喊,想尽量把敌人吸引过来。王秀英抱着一大包医疗器械,从背影上看,似乎是抱着小孩,于是姚田姚地一路猛追过去。

王秀英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她重重地摔在地上,敌人一拥而上,突然一声巨响,原来是王秀英拉响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姚田姚地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许久,姚田才恢复常态,问班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