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只是没有想到,当这些头头脑脑都进了吴王府邸开始与吴王把酒言欢的时候,吴王却突然击掌三下,然后——后堂就出现了那三个受伤的小吏。吴王依然是笑眯眯的,含笑问吴县县令:“按照本朝律法,以民击吏,是不是该处以杖责五十以上的刑罚?县令大人自然是清楚的。”

县令大人一惊,看着面前的大户乡绅,酒登时就醒了。这才发觉,不知何时,花厅外面,一群士兵,已经执戈以待!

明晃晃的刀枪,那是最好的威胁!

于是,在县令大人的审判下,那七个纵容村民殴打小吏的家主,一个一个,挨了五十杖!

县衙的衙役不在场,吴王殿下就像特别派人,去县衙将衙役都请了来——咱们吴王殿下,执法公正,那是不消说的。就是这一点小细节,也不能落人话柄。

七个人鬼哭狼嚎,吴王殿下依然笑眯眯的劝酒,但是在场的人哪里还敢与这个笑面王爷喝酒?只怨恨自己眼睛不够亮,看错了,将一头笑面虎看做软绵羊!

喝了半天酒,吴王殿下终于进入了正题:“嗯,在场各位,都是深明大义的,都是本地百姓的表率——本官现在要执行朝廷命令,要重新丈量吴县的田地,来制定新的律法,在场诸位,一定不会反对是不是?一定会全力支持是不是?”

有七个例子在那里,在场的人哪里敢说不是?更何况,外面明晃晃的刀枪可不是用来吓人的。当下连连点头。吴王也不再逼迫,当下就吩咐人拿出一份文书,让在场的人全都摁上手指印。摁上手指印还不算,一个一个,还要将大名给签上。

不想签?刀在后面呢。

签好名,又留下所有的人喝酒,而且吩咐下去:“本王来吴县,还未曾请大家喝酒,今天正是喝酒的好天气,咱们一连喝上七天八天的,留一个千古佳话!”

就这样,吴王殿下将全县的首脑人物,关在自己的府邸里,一连关了九天,直到分派下去了几十个小吏乡民,将全县的大户田地,全都丈量完毕。

这都是闲话,虽然说,通过丈量田地一件事,吴王已经成功的在吴县确定了他的地位,但是,到新税法公布,九月开始收秋税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

现在,没有暴力抗法的事情了。这些人也知道,暴力抗法,并无好处。尽管手中有些民壮,但是也不能与吴王殿下的兵相提并论啊。

顺带说一句,吴王殿下来到吴县之后,并没有像在晋州时候那样,大规模训练自己的士兵。招收了不到一千人,由赵四管理着,稍稍训练了一下。也不知赵四用了什么法子,才几个月的功夫,这些乡民就有了几分民兵的样子了。拿着刀枪,唬唬人绝对不成问题。

所以,这些大户,不再暴力违法。他们只是笑嘻嘻的给收税小吏送上茶,送上酒,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告:我家这块田,今年遭了水,没收成了;我家那块田,今年糟了蝗,没收成了;今年实在交不上,要么宽限到明年?

当然,谁都知道,今年吴县地方,没有任何天灾!

然而……伸手不打笑脸人,那收税的小吏有力气也是不出来。有性格暴躁的小吏,见多了这样的法子,心中气不过,粗声粗气开始争吵。结果,那家主却眼泪汪汪上了县衙大堂,直接向县令大人禀告:“小吏打人!”

县令大人也没有审案,直接就将状纸往吴王殿下身边一送。

这事情就这样说不清楚了。事情的结果,是直到今天,吴王凑拢去年粮仓里的余量粮,才凑足十三万担。

吴王送上的奏章,数目是一点都不错——但是,吴王隐瞒了一件事实,一件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大户用软暴力抗拒新的税法!

那还是因为吴王处置得当的缘故。如果不是这样,这个新税法,会引出怎样的乱子,简直不可想象!

刘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吴王殿下。我知道,您是不能告诉陛下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的。但是您也不能就这样直接将粮食都送进京去。您到底要给自己留一点……”

“如果不是全部压上去,让朝廷知道新税法收税中间遇到的种种困难,或者……朝廷政事堂,会因此而产生退意!我只有用这样的办法,让朝廷看到新税法的最大好处,却看不到新税法的弊端——朝廷才能真正的将新税法推行下来!只有这样……她才能继续下去!”

“王爷!……”刘琬说不出话来。片刻之后才说道:“王爷,臣知道,您与玉状元关系非同一般。新税法这件事情,玉状元也是为了您才向朝廷建议的。但是,您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