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那个大臣,万万想不到我居然顺着杆子往上爬,居然顺口将自己安在“君子”的位置上!

这样的招数,却是让他目瞪口呆!片刻之后才说道:“你……你还没有说,你创办这样一个报纸,又有何深意?”

我微笑:“玉同尘年少,喜欢妄想,时常偷偷设想:假使这世上之人,人人都知道圣人之理,那这个世界上,又该是如何的景象?”

我这句话落下,又听见了四周倒抽冷气的声音!接着,我听见一个声音:“玉同尘,你这等想法,只能是想法而已……”

赞同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的,这个任务,在这个时代,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微笑,继续说道:“大人自然知道,圣人思想的传播,最紧要的一条,那就是必须让人识字,让人喜欢文字!但是,书籍有限,先生有限,时间也有限!寻常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寻常人家,也根本供不起孩子读书!这样的情景,读书明理,就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情!”

那插话进来的大臣点头:“正是。所以,这个任务,一百年之内不可能完成!”

我点头:“是的,如若要天下人都能读书明理,按照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不要说一百年之内,就是两百年之内,也难以完成!所以,学生就曾想,能否先跳过‘读书’,先努力让世上的人先‘明理’?”

“跳过‘读书’,让世上的人先‘明理’?”大殿之内,静悄悄的,不少人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太异想天开了,不过……这似乎也有些道理,似乎……在众人面前,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边上一位大臣,忍不住喃喃自语:“怎样才能跳过‘读书’,让世界上的人先‘明理’?”

“下官偶然读《史记》,读到滑稽列传,看到优孟故事,却猛然之间有了想法。想要人明理,是可以跳过‘读书’这个环节,而用其他环节来代替——而这个环节,就是‘故事’!”

“用‘故事’代替‘读书’?”我听见若有所思的声音:“这……是否可行?”

“是的,即便有时间,有精力,有余财,百姓也不见得会喜欢读书——但是,没有人不喜欢故事!所以下官当时就曾想,能否创办一种简易的读物,从最简单的、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借助‘故事’,让百姓明理?适逢其会,下官就借吴王殿下之手,创办了这份报纸。诸位大人,如果真的认真看过这份报纸,就会发现,下官所倡导的,在风花雪月的背后,全都是劝人向善的道理!”

这倒不是我吹牛,作为万金油教师,即便是创办了大兴朝的第一份娱乐报,我也坚持吩咐主编:一定要注意思想性!思想性摆在第一位!所以现在不吹牛,随便翻出哪一份报纸,随便看哪一篇文章,无论是谁的奇闻异事,都能看出一点道理来!

当然,我创办报纸的初衷,绝对不像我自己所说的那么高尚。不过我现在这样说,谁能反驳我的不是?

人啊,无耻着无耻着,就无耻成了习惯了。我一边想着,一边嘲笑自己。不过这等无关生命的无耻,做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我的话音落下,就听见边上响起一个声音:“不说也不觉得,说起来……皇上,老臣也觉得,老臣家的家奴,这两年来天天汇集在一起读报纸,讲报纸上的故事,居然管理起来也懂事了很多。”

那声音——好像不认识?我想要去找那个声音,但是大殿之上,百官林立,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了。知道这个大臣,也是帮着我的,心中大定。

那大臣的话音落下,我竟然听到了击掌赞叹的声音:“小小年纪,心怀天下,思虑深远,人所不及……皇上,此事玉同尘无罪,反当重赏!”

皇帝陛下的声音响了起来:“一份小小的报纸,居然也有这个道理?玉同尘,你当不是随口胡说的吧?”

我还没有回答,却听见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传入,接着,一个穿着禁军统领服饰的人急冲冲奔进来,不等皇帝问话,就单膝跪倒,疾声道:“皇上,黄州将军急报,自前天傍晚起,黄州民众约三千人,围住黄州知州衙门,请求不改税法,逾两日仍未散去!此事如何处置?是否出兵弹压?还请皇上下令!”

一句话落下,朝廷之上……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

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皇上,税法,国家之根本也,不能轻动!一个黄口小儿,妄议税法,结果使民心浮动,不安其位……皇上当……”

那苍老的声音还没有停下,外面又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