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那人往前走了一步,双手合什,缓缓说道:

“施主身轻体清,仙气凝聚,全身萦绕自然灵气,仿佛与这天地融合为一一般,实是与我佛家有缘之人。”

果然是个和尚,我心中暗想,你说这话什么意思,莫不成是来劝我剃渡不成?这做和尚的规矩我还是懂得一些的。

我闻言也不答话,只默默注视着他,他也同样凝视着我,我们二人谁也不再说话,便这样默默静视。

只是我在观察这人之余忍不住用思感探了探他,却发现这人身上有一种极为奇怪的气势,便如蚕丝般层层相绕,紧紧裹在他身上,既柔又韧,我的思感稍加触极,便即弹开,无法估测其深浅。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禁对此人好奇心大起。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又听到了响动,又有人来了,我心想。

一个人缓缓走近我们,在大约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在观察了我们一阵之后,这人突然开口说道:

“我看这里佛气虚弥、灵气环绕,忍不住前来一探,却没想是大师在此,真是惊忧了。”

大师?说得是眼前这个和尚吧,我心想。忍不住瞟了说话的人一眼,这人长袍加身,面容清朗,三缕长须轻飘颔下,一派仙风道骨的出尘之感。

是个道士,我心中念道,这深更半夜的和尚和道士都跑出来干什么?

被称作大师的和尚没有作答,仍直愣愣得看着我,目光充满淡淡的柔和,有一种难以体会的情绪。

道士见和尚没有作答,虽然有些奇怪,却没有在意,嘴角微微一笑:

“二十年不见,大师还是老样子。”接着将目光转向我,待细看一阵后眼中露出惊诧之意。

道士又开口说话了,但这次却是冲着我:

“原来灵气是系女施主身上所发,”看了和尚一眼后又道,

“能让大师为之所动,女施主一定是非常之人。”

道士话刚说完,那和尚突然转身离去,边走边低声吟道:

“仙灵之气与杀伐之气同体并存,奇怪奇怪。”转眼便走远了。

“这话什么意思?”和尚走后,这里便只剩我与道士两人了,心中充满对那和尚的好奇,我突然开口向道士问道:

“你是什么人?那和尚又是谁?”

道士倒不像和尚那样讳莫如深,闻言笑道:

“贫道号朱元,来自清道观。”

清道观,朱元道长?道宗第一高手!我心中立即想起这人的身份。

“那个和尚呢?”朱元见我问得急切,不由微微一笑,道:

“他?他本是佛宗一个无名的和尚,无名无姓,无求无利,但世人却给了他一个称号,人称他大悲和尚。”

大悲和尚?这个不起眼的和尚就是佛宗第一高手,位列僧魔道尼首位的大悲僧?我心中立刻坦然,怪不得适才无法洞其深浅,原来是被世人奉为大陆第一的传说人物。看他样子,哪里像是有了一百多岁的人。

朱元见我身具天灵之气,又得大悲青睐,心中认定我与佛家有缘,同时对我也颇有些好感,因此也就没有隐瞒大悲僧的身份。

“奇怪的和尚!”我低咕了一句。

“女施主适才没有受到大师点化吗?”朱元有些奇怪的问道,自他有缘得见大悲以来,还从未见过他对何人注视如此之久的,即便是他,大悲也从未多看一眼,多说过一句话。在他心中,若能得大悲教化,必然良处极多,受益匪浅。适才我与大悲共处多时,理应得到片言只语才对。

“没有,”我摇了摇头,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他为什么要点化我呢?想叫我做和尚吗?你们道士又是怎么回事,道宗与佛宗有什么不同吗?”

朱元笑了笑,看我一头雾水的样子,便详细向我解释起来:

在这东方大陆上,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没有外来成分,它乐生、重生、贵术、它认为生活是乐事,死亡最痛苦。它主张在现实世界上建立没有灾荒、没有战争、没有疾病,“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平等社会;它还求清静无为、超凡脱俗、不为物累的“仙境”世界。

而佛教则认为: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却不灭,人身如五谷之根叶,人魂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当必死,种实没有终亡,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且来生的形像和命运则由善恶报应的原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