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水帘晴雪。

本是武夷胜景之一。

比景更难忘的是人。

皇甫枫流心中微叹,举目望去:原本两股飞泉自百余米高的斜覆岩顶倾泻,宛若两条游龙喷射龙涎;可现在,唯有稀稀落落的水滴慢慢落下,落在岩下已非碧绿沉翠的的浴龙池内。

水犹如此,人何以堪?

范小龙却兴奋了起来——他看到了深藏收敛于岩腰之内的水帘洞了。那洞顶危岩斜覆,洞口斜向敞开,正欲迈步入洞。皇甫枫流却道:“小龙,我们不必进洞了。”

范小龙一阵疑惑:“爬了半天,不进洞去哪?”

“这洞里游人颇多,我们去那里——”皇甫枫流用手指向沿崖的三座古朴建筑:奉祀宋朝大儒的三贤祠,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和清微洞真观。

水帘洞不仅以风景取胜,更是武夷山道教胜地,向来有唐曜洞天之称。古来道观多择此构建,为山中着名的洞天仙府。

而清微洞真观,又称水帘道院,为宋道人江成真所建;后于明嘉靖年重修,改名白龙观。皇甫枫流和画疯等人直接奔清微洞真观而去,因为这里无疑是三个建筑中风水人士最可能去的地方。

一入观门,满目沧桑。

明时的道观早已毁于岁月及人世的更迭,后来重修,因香客稀少,也无非是少许的补旧刷新。那殿宇的廊柱尽是斑驳的漆痕,那古朴的飞檐已显得破旧,就连地上的砖石也有不少的裂痕。园内角落里有不少杂草,中间的香炉中燃着稀少的香火,边上一张小台,放了一些供游人请香的火烛。

人更是沧桑。

门口板凳上坐着一个穿戴并不整齐的“道人”,那身旧蓝色的道袍就像是他借来的。见众人进来,也不起身招呼,自顾翘着小腿、磕着瓜子。

几间小殿并不见其他道人的影子,只有一个穿灰衣长褂的拐腿老人,费力地在擦拭墙角地上少许不文明游客留下的痕迹。

画疯不由长叹一口气。

清微派是符箓三宗的分支之一,在宋时曾一度辉煌,后逐渐没落,并入了龙虎正一宗。

但画疯和皇甫枫流都知道,赫赫有名的四大雷法道派之中,就有清微!

神霄、清微、上清、天心,这四大雷法道派,已不为世人所熟知。大家知道的道教,似乎只剩下茅山道士、正一派和借金庸小说才普及的全真教。

同为符箓宗,画疯是见人思己,不盛感叹——灵宝派的祖庭大万寿崇真宫,在明末就变成了遗址。近年重修,再也没有往日的神韵了。

皇甫枫流感叹的却是更大。

滚滚潮流,湮灭的文化精髓又岂止是几个道派?

从这清微洞真观放眼望去,眼前一派秀丽河山。

“赤壁千寻晴拂雨,明珠万颗画垂帘。”水帘洞的神姿,在每个春天或雨季都还可以恢复,可这道观,就算今天修得再繁华,也不再有往日的神韵了。

好在山川灵气还在。

这里毕竟是唐曜洞天!

只是,能传承这灵气的人,又在哪里呢?

皇甫枫流探访这观内没发现有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而应双儿似乎在这呆着很不自在,正要开口说话,却先惊奇地“呀”了一声。

只见这清微洞真观门口,慢慢走进来一个乞丐。

有那个乞丐,要到这海拔五百余米的地方来乞讨?

第107章 要命不要钱

这乞丐并不脏,甚至并不狼狈,却异常的怪异。

他上衣的左手袖子很短,露出灰暗的手臂,右手的袖子却很长,袖管随风晃荡根本看不到他的右手;身上斜挂着一个暗黄色的袋子,里面鼓鼓囊囊不知道放了些什么东西。

身上横七竖八的补丁,头上带着破旧不堪而又古老怪异的灰色帽子,手里端着一个碗。

这些怎么看都是一个乞丐的装扮。

可是当你仔细一看,你绝不会把他当成乞丐。

最多觉得他精神不正常!

只见他左手的袖管光丽灿烂,那隐隐的图文,竟似天上的云彩!右手的袖管颜色较深,却是色彩斑斓,飞舞着生动的花鸟鱼虫!

而身上的衣物质料、颜色又和两袖不同。

那浅色的衣料蒙了不少尘灰,可你仔细一看,却发现那衣料之上以平纹、缎纹配合曲水纹、浪花纹,而衣摆上竟是落花图案,整个样式简练古朴,典雅大方。

更为诡异的是那衣服上的补丁,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