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半生只一摆手,迈步出了院子。

没有人阻拦。

看着这年过六旬的半生道长,拐着腿背着欧阳璋,却一点也不吃力的走向观外,众人都有点觉得刚才发生的一幕幕并不真实。

夜幕、山道,拐腿、负人,这后面的路,不知道这师兄弟二人怎么走。

那欧阳璋,真能由此改邪归正吗?

众人不知道是急着继续去探访岩香骨道、还是想看下拐道人怎么下山,也跟了出来。

夜色茫茫,笼四周。

天边月将圆。

却哪里还有拐道人的影子?

皇甫枫流忽对古国平说:“古兄,我们说好的,到了地方,由我指挥。”

古国平听懂了他这话的意思。

皇甫枫流是帮他把责任扛在可肩上,他眼里狡黠的光芒一闪,点了点头。

“那你说,我们接下去怎么办?”

皇甫枫流却回首往水帘洞望去,月色下岩壁上的摩崖石刻依稀可辨:

“自古晴檐终日雨,春秋花月一帘珠。”

这月,亘古未变;可这些花,断不会是以前的花了。

他没来由心中一寒,道:“我们也走吧……”

**********

顺着岩香骨道,过章堂涧和武夷崖居,从鹰嘴岩往慧苑寺而去的路上,有几处非游览路线的山口。特别是过鹰嘴岩之后,有一条山间小路,层层叠叠直往莲花峰方向而去。

可那里并不通车,只有步行前往。

而且首先是山路。水帘洞的入口在山腰,有车可乘;而往章堂涧去的路,是退到这山腰再沿石径向下步行几百阶,然后再转入山道。这段路不近,风光也不算很出色。

但走不了多久,就是章堂涧。

章堂涧,是武夷山北部最大的涧谷之一,两岸峰峦耸立,树木葱茏。只见岩石陡峭嶙峋,道路往往被遮挡在浓密的林木之中。这山脚武夷岩茶零星分布,因为这山中几大水系之一。

在武夷,东西向的山涧最著名的就是这章堂涧;

南北向最著名的是靠近大红袍的流香涧。

相比之下,章堂涧的树木更茂盛,涧水也更急、更深。雨季的时候,谷口几乎无法度涉,所以涧中有一石桥。

拱桥古朴狭小,年代久远。如果春日夕阳下观此桥,清澈见底的涧水倒影半圆之石拱,与桥形成一个环形玉盘,托着水中太阳的倒影,犹如托着一枚火红的龙珠。

而远看,又如一道惊鸿。

虽然现在涧内的水很浅,但要过章堂涧,必要过这石桥。

可现在这惊鸿上有人。

有个人随随便便的站在那里,却堵住了唯一的去路。

清风袭来,明月斜照,他虽然站在那里,可你却会觉得他本不是站着的;他几乎和那清风、和那月华本是一个整体。

就像一幅画中的一个部分。

而且有了他之后,这画面变得更加的潇洒、更加的逍遥。

就像他在清风明月中飞翔、遨游,虽然除了衣袖,他根本没有动。

和长笑公子东方忍相比,他更潇洒放松;如果把东方忍和他放在一起,前者就像一块绷紧而坚忍的石头;

和傲月公子西门冰相比,他更温暖亲切;西门冰真的冷得像冰,他却温暖得像柳枝;

而与飞扬公子南宫翔相比,他却又更谦和自如,又更逍遥自在。

众人都是一阵奇怪,还没有看清这人的面容,大家却无由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皇甫枫流与画疯对视一眼,有冲古国平点了点头,与众人拉开距离,先行走到桥头。

山路弯弯,画疯的位置留在桥下的山路上;可他离桥上那人的距离,却不比皇甫枫流远;

古国平停在了离桥头还有几步的地方,正好和皇甫枫流形成一个三十度的夹角;

范小龙守在最后,沈君忧看着桥头的皇甫枫流、应双儿却盯着那山石显现的山涧。

——一路来,他们经历了这么多,已经越来越有默契;

——一路来,见过不少怪异高手;谁知道,这让人一看就不自觉产生的好感,会不会是一种武器?

不然,他一个人这时候站在桥头干嘛?

虽然晚上八点不到,就是十二时辰中的酉时时分,并不算太晚,但这山早已封了。

何况,他堵住了章堂涧高山峡谷间的唯一去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