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不过这碑文却一直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应双儿不禁问道:“你确定这三帝注解道德经是这阵法的关键?风水阵法那么多窍门,书呆喜欢书法,但阵法就不可能是你们平时说的八卦五行等什么?”

应双儿说的不无道理,但画疯和皇甫枫流早细心查看过,这碑林的变化并不符合九宫或九星之理。墨催成并不以阵法见长,如果是公孙先生布置的阵法,极可能是九宫之中演化九星,生出无穷变化。

但书呆不是公孙先生。

正在画疯准备开口解释时,沈君忧指着一块石碑道:“你们看!”

那碑上并没有很多字,却一左一右盘踞着两条飞龙!

在龙纹的中间,工整的刻着两句时,竟全然是明太祖书法的风格:七百年前撞古钟,出家入世九州同。

“这什么意思?”范小龙最先发问。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这不是明太祖注解《道德经序》中的文字,却的确是朱元璋那朴实无华的书法;特别是下句“出家入世九州同”,明显说的就是这出生贫苦、出家要饭,最后却建立不世功业,并让老百姓能吃上一口饭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想来从他在皇觉寺撞钟到今天,已经有七百年了。

书呆在整个道德经的阵法里,写下这个诗句,又是什么意思?

第138章 顺治?

各位,明天开始进入解开第一段密码的序幕,包袱抖了这么久,本来还有很长一个过程,但后面会把几个场景和人物融合到一起,希望爽点这个东西能出来啊。本章过渡,会变化得略为快一点!谢谢

从最开始追书的读者,谜底快要揭晓了!能不能留个评论,告诉中堂你们一直都在啊?求打赏和推票!

**************

画疯沉吟道:“会不会这个阵其实是以九宫及八十一章《道德经》为表,实际是按太极两仪四象来演化?如果那样的话,前面那块宋徽宗的瘦金体石碑就是阴极,这块双龙碑无疑是阳极……”

其实他也就是这么一问,心中并不敢确定。

皇甫枫流却道:“我看不会,两仪四象阵阵法规整,且一般会借天地阴阳和四象神兽之力,这阵法的关键,应该还是在书法中!”

古国平建议道:“这里看来也没有机关陷阱之类的东西,就是一个石碑迷宫;不如我们分成三组按不同的方向去探寻,这样也许能更快找到出路。”

其实这个方法皇甫枫流一开始也有想到,但是一来担心有陷阱机关、人多能互相照应;二来是想一旦分散,就算有人能走出去,也很难回来找困在阵里的人了。

除非真正找到阵法的窍门,才能来去自如。

应双儿小嘴一厥:“早知道就不要看什么书法了,管他什么唐玄宗也好、宋徽宗也好,管他明朝清朝皇帝,我们径直赶路,也许早追上去了……”

皇甫枫流闻言心念一动,道:“我们分成两路,一路往回探寻三十七章《道经》、一路向下在四十四章《德经》的部分寻找……”

“寻找什么?”应双儿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

皇甫枫流并不回答,继续布置道:“返回的一路由画前辈负责观察阵法变化、应姑娘寻找石碑、古兄负责护卫和策应安全,往下探的一路由我观察阵法变化、君忧寻找石碑、小龙负责安全,同时古兄和小龙要尽量相互守望,记住刚看不见另一组人时自己所在的章节数。”

“那我们要找什么?”同样是询问,沈君忧的语气就要温柔许多。

“顺治!”

“顺治?”

“对,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皇统上替换了明朝天下的爱新觉罗。福临!”

范小龙应双儿等都不理解:“就是那出家的顺治?康熙的父亲?他和这阵法有什么关系?”

皇甫枫流道:“顺治虽出家为僧,却曾精研道法,除了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之外,他是另一个注解过道德经的皇帝,同时也是唯一御注有刻本传下来的皇帝。”

画疯双眼一抬:“你的意思是?”

“是!这四帝御解,以唐玄宗为首,到中间部分看到了宋徽宗的;而书呆却把明太祖的以双龙及两句诗替代,一时虽不知道其深意,但我敢肯定,这块与众不同的石碑才是这阵法的中心!”

范小龙反应比较快,忙问道:“你的意思是,现在我们才走到一半?”

“未必是一半,”皇甫枫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