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重力影响在黑球空间内依然存在,不然机器人根本不能前进,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形成了黑洞空间中的路面,似乎还挺平整。

既然初步了解了里面的情况,接下来就是如何进一步去了解它。让大家头疼的是里面的高速飞行物,连合金甲都挡不住它们的撞击,那怎么才能让设备完成探测呢?

粘罗想到的是能量防护罩,只有这东西才有可能对探测机器进行全方位的防护,而且它的防御力要强于合金甲,或许能成功。

不过完整的防御罩都是用于飞船上,个人所使用的多是能量护盾,那是一种防御罩简化后的产物,防御力当然不能和飞船防御罩想比,而且防御面积也不可能照顾到全身。

能微缩到让探测机器人携带的全身防御设备只有力场,它是连能量护盾都不如的防御体系,也许它的防御力能比合金甲稍强,但绝对挡不住那种撞击,所以使用力场直接被粘罗放弃了。

孙翔见粘罗一脸郁闷地在一边想办法,主动走了上去,“你在为探测机器人的防御伤脑筋?”

粘罗见孙翔这么问,马上眼前一亮。外界没有量产化的能量防御罩,那不代表手工者做不出,现在自己眼前就有一位大师,何不让他试试!于是他就说道:“是啊!要不你做一个?”

孙翔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他也没矫情,直接答应下来。

对于孙翔来说设计还是很困难的,不过要是仿造就简单多了,制造微型化的防御设备可以直接参照小型飞船上的防御体系,不管是对原设备进行缩小化设计还是制作,对他来说都不困难,困难的是供能系统。

飞船上有晶石供能系统,那个体积当然不能拿来用,如果把它也缩小了,输出的能源根本不可能激活能量罩,所以这个问题首先得解决。

孙翔一下子想起了源力转换为普通能量的设备,它的体型小巧,能量输出也足够,只要稍稍改进一下形态,将它替代晶石供能系统正合适。

两样东西都有现成的结构图,孙翔需要的只是对它们稍稍改动。三天的时间,一台完整的小型能量防御罩就完成了。

粘罗看着整套防御设备中完全改变了形态的源力供能装置久久不语,眼中有着无尽的失落。他最后叹息一声:“你就上次看了看它实验性质的运行,便能将它制作出来,而且已经把它实用化,可我们却还在对它测试。干脆,你来做我们技术部首席研究员吧!我做你助手。”

孙翔现在哪能一门心思待着搞研究,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完成,对粘罗的邀请他只有摆手拒绝。

实验重新启动,这一次是对孙翔刚刚制作完成的能量防御罩进行防御测试,看它能不能挡住那些在黑球空间到处乱飞不明物体的撞击。

只是对防御测试,所以试验设定的时间很短,一进一出只定了五分钟,而且全程使用强光照明设备,希望光学探测设备能捕捉到那些乱飞的不明物。

一切准备停当,机器人背着有些臃肿的“包袱”,缓慢的进入了黑球空间。

五分钟之后,机器人准确地退了出来。早等在外的众人围了上去,将它全身检查了一遍,还不错,至少合金甲上没有撞击痕迹。

大家对这个结果非常高兴,只要能量罩能挡住这种极具破坏力的撞击,那么对这个空间的探测就能进行下去。对于粘罗他们来说,没什么比研究有了进展更美妙的事了。

可当将这五分钟记录下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后,他们又皱起了眉头。主要是防御设备能量波动的记录让他们感觉到了防御罩并不可靠。记录中表明,没过多少时间,防御罩的能量瞬间就会落向极低点,虽然供能系统很快就会将它补充完全,但是这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一定是不明物撞击到防御罩才造成的,只要撞击频率一高很可能击破防御。

机器人之所以完好无损,那是因为这次测试只是在黑球空间边缘进行,越深入撞击频率越高,击破防御的概率越大,这样的话深入黑球中心进行探测就变成不可能,这对于想详细了解里面情况的众人不是好消息。

盯着虚拟屏幕上显示的能量监测图,粘罗问道:“老弟,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孙翔紧闭着嘴默默不语,在脑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只有防御型能力者才能做到全方位的防御,不过黑球空间情况不明,逆火不可能派出这么一名能力者进入里面,而通过防御设备产生的能量罩被击中后总会有能量波动出现,要想挡住连续的撞击,从它的特性来讲似乎不太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