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部分 (第1/4页)

进入四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阴霾渐起,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携手,波斯遭到压制,猛然暴起,大举入侵天竺。马拉特联盟难以抵挡,近于崩溃。

此时贾昊代表英华挺身而出,表示英华愿意驱赶外敌,但条件是由英华获得天竺诸土邦的宗主权。事已至此,以马拉特联盟为代表的诸土邦不得不低头,反正天竺的宗主权从来都是被异族握着,英华人跟蒙古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有什么不同呢?

相比残暴而贪婪的其他异族,华人更宽容更温和,天竺诸土邦并没有太大抵触。在此之前,英华在孟加拉统治了二十多年,加尔各答和吉大港比孟买还繁华兴盛,人民安居乐业(首陀罗和贱民不属于“人民”),有什么理由拒绝这项交易呢?

决定天竺命运的大战在德里以南两百公里的阿格拉展开,仅仅一个白昼,蒙古人和波斯人就崩溃了,观战的不列颠人拍着大腿痛骂沃波尔,都觉得莫卧儿帝国就是只纸糊的大象,早知这么弱不禁风,之前就该跟赛里斯死磕到底,绝不退出印度。

现在好了,整个印度都在英华的手中了,无尽的资源,庞大的市场,有了印度,不列颠要跟赛里斯翻脸,代价将会无比高昂。

“锡兰海战时,历史的巨轮还陷在不列颠和赛里斯相争的泥潭中,可现在,巨轮已经挣脱而出,朝着赛里斯的方向滚滚前进,我们不列颠被远远甩在了后面。现在我们唯一可以指望的就只有北美,希望议会的老爷们能正视北美殖民地的隐患,不要被失去印度的失败冲昏了头脑,走上另一个极端。”

不列颠孟买驻军司令克莱武…罗伯特在他的观战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日后他的“乌鸦嘴”一名也由此而来。

不列颠人的酸溜溜之心自不会被英华人放在心上,当莫卧儿皇帝在阿格拉,当着诸土邦王的面,献上他的皇冠,宣布让位于英华皇帝时,所有英华人都兴奋得热血沸腾。

贾昊捧着皇冠,向东拜倒,所喊出的话语永留史册:“以此皇冠献给吾皇!我英华自此华夏天竺双身,吾皇也将拥有双皇之位!”

尽管天竺这顶皇冠的意义跟英华的皇冠完全不同,所统治的国土和民众也完全不同,至少在面对诸土邦时,这个“皇帝”更像是一位盟主,要获得实利还得继续经营,但这不妨碍英华人以此为傲。

搞明白了这个惊破天的大消息,钟三日和徐家兄弟也都热血澎湃,握着拳头,冲天大喊,喊声汇入孟买港口的欢呼热潮,再跟城中的呼喊声聚在一起,整个孟买都淹没在沸腾的热潮中。

“吾皇万岁!”

“英华万岁!”

呼喊声中,钟三日还默默多念了一句:“老头,多振奋人心的消息啊,我现在都觉得自己能飞起来!有这大喜事冲喜,你怎么也能坚持到我回去吧。”RQ!!!

第九百九十四章 永无宁日的历史

() 揣着复杂的心绪,钟三日继续踏上回乡之旅,天竺归于皇帝,这个话题撑满了所有人的心胸,这一路大家都在讨论国家会怎样管治天竺,旅程再也不枯燥难熬。

“你们疯了么?照着本土那样搞?咱们国里都还有大半贫苦人等着照顾,现在还要来照顾天竺?天竺的贫苦人是多少?十分之九!不是首陀罗佃农就是贱民,连咱们国里‘赤贫’的标准都靠不上……”

钟三日和徐贵认为英华该把天竺尽数吞下,仿效本土体制,分省设衙。徐善实在听不下去,激动地加以反驳。

“只要笼络住了天竺的贵人老爷,保证天竺不崩掉,怎么能从天竺压榨到大利就怎么来!天竺绝不是咱们华夏的亲生儿子,就是拿来吸血吃肉的……”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徐善打了一个最粗浅的比方,话刚出口就意识到要糟,果然,钟三日和徐贵同时变色,亲生儿子……这不恰好在捅他们的心窝子么?他们两人,一个是已知的混血种,一个是可能的杂种,都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家庭之外,没被当成亲生儿子。

一直到锡兰的克伦坡,钟三日和徐贵都没给徐善好脸色,如果徐善不是这条船的老大,两人怕被丢下船,徐善早就被揍成了猪头。

**号在克伦坡港停靠补给,这是不列颠人的地盘。第三次锡兰海战后,英华与不列颠谈和。整个锡兰被划分为两部分,法兰西人以北面贾夫纳为据点,汇聚了之前本地治里等天竺据点的法兰西人。不列颠人则压着荷兰人出让了克伦坡的统治权。这里也就成了不列颠跟荷兰人的定居地。

**号入港时,不列颠引水员一如既往,上船后斜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