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我自己的,这怎么可能?”杨天顺说道。

“你先不管可不可能,我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赵华心中有个大胆的计划。

杨天顺看了看赵华,说道:“说不准,我不太懂市场,虽然我是厂长,但是说到底也就是个农民,对于什么管理啊,市场啊真的是不懂。”

看来这些集体企业不仅仅是体制的问题,人才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赵华随后又去了农机厂,厂里一个看门的老头,透过破败不堪的窗户可以看见里面的机器已经锈迹斑斑,再不使用恐怕就要报废了。

看门的老头要打电话给厂长,被赵华给拦下了,他只不过是实地来看一看而已。

以前只是听说乡里有这二个厂子,但是因为忙于农经公司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时间过来看,这次赵华就是想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

文启才说道:“赵书记,盘活这二个厂子不容易啊!”

“这二个工厂虽然都是停产的企业,但是他们经营不下去的原因却不相同、砖瓦厂是体制的问题,建材市场是有的,农机厂是纯粹的市场问题,他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了。解决问题,只有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良方。”赵华说道。

文启才兴奋的说道:“书记,你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啊!”

“天机不可泄露。”

状元令在央视播出之后,陈佩斯那搞笑的大眼睛,和父亲陈强抢酒喝的场景,常常让看广告的人会心一笑。状元令酒厂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供货商那边连连告急,缺货的电话是此起彼伏,不断有怀揣着大把现金的经销商要来代理。

但是状元令酒厂的那几个规定始终不变,代理商的数量也严格控制。

酒厂的工人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一则小小的广告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酒厂的库存几天就被消灭一空,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满足供货需求。

工人们原来对王玉还心有怀疑,这一下对这个小姑娘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工人们得知这则广告花了三百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他们也看见了产生的效果,自然也没有什么话可讲,还佩服王厂长的魄力。

最激动的是老厂长,当卞昌江听说这次广告花了三百万。卞昌江目瞪口呆,让这个小妮子当厂子真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这么一个大手笔,虽然背后有赵书记的策划,但是要是换做自己,是绝对不敢这么做。

王玉她其实也是没有把握的,也不断的在犹豫中挣扎,不过有一点,她对赵书记是绝对的有信心。

王玉说道:“老厂长,我们酒厂现在的销售异常的火爆,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加班加点,大大小小的的干部十分的亢奋,车间主任朱佳春一直催促工人赶生产,上午还向我提建议,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我和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您,在酒厂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王厂长说的是质量吗?”卞昌江真的越来越佩服这个小丫头了,她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作为一个年轻人,实在是难得。

王玉点点头,说道:“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不管你的牌子多么的响亮,顾客最后喝的还是你酒的口味。第一次喝,可能是因为名气,但第二次喝的就是品质。只有优良的品质才能让顾客长久的喝下去,我们厂才能保持持续的繁荣。”

卞昌江点点头,说道:“我一定会严把质量关。关于扩建的事,我也不同意。现在酒厂严重缺少技术工人,一旦扩建,质量肯定会成为问题。”

“扩大规模要循序渐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王玉说道。

朱旭此时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前二天还觉得赵华是在吹牛说大话,但是照这样的形势下去,不仅能达到赵华说的数目,还可能远远超过。

大成乡大大小小都干部都对赵华佩服不已,赵书记人家这才叫大手笔呢,和朱旭在农民那微薄的收入上做文章相比,朱旭显得小家子气了。

酒厂的广告效应还远非于此,市政府和县政府分别打电话过来,指定状元令酒作为接待用酒。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七十七章 企业改革讨论

谭良富的办公室里,赵华是来县里参加夏粮工作动员会的,这会议和大成乡关系不大,大成乡只有少量的农民在自留地里种了些玉米,面前很少。但是作为大成的党委书记,会议还是要参加的。

会议结束后,赵华首先来到了谭良富办公室,谭良富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赵华问道:“谭叔,什么难题困惑着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