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哇,午饭都要吐出来了,好了不说了,我会看着办的,挂了。”慕容雪挂完电话,望着桌上的电话机,愣了一会。

跟她同一个办公室的副主编解洪俊阴阳怪气的道:“怎么,我们的慕容大主编谈恋爱了,这可是工作时间啊!”

解洪俊一直对慕容雪怀恨在心,他觉得慕容雪资历太浅,能当上这个主编还不是因为她有个好老子,是省委常委吗。他认为是慕容雪挡住了他晋升主编的位置。

“老谢,这二篇文章你再校对一遍,下面人校对过了,可是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词用的不严谨。”既然你解洪俊挑起事端,可就不要怪我慕容雪给你小鞋穿。对付这样的小人,慕容雪向来不手软。

解洪俊气的牙痒,这是慕容雪故意报复他的。校对这种事情,连下面的编辑都不做的事情,一般都给实习生完成。这个慕容雪竟然叫自己干校对的工作,但是解洪俊又不敢不从,官大一头压死人。没有什么规定副主编不能校对,要是闹得不愉快,挨领导训的只能是自己。

隔一天,赵华这篇以“观察者”署名的文章出现在省报的经济版上,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像上次那样的轩然大波,毕竟股份制改革是曾被中央试点过,而且现在东部沿海城市很多地方在实行。

当然有些人是会注意这样的文章,比如说党报的副社长,主编冯建,这次是慕容雪主动提醒老师关注这篇文章的。

冯建认真的读了几遍,抓起电话问道:“又是赵华那小子搞出来的。”

“嗯。”慕容雪回答道。

冯建挂完电话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文章,抓起了电话。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八十一章 改制完成

县里一些退居二线的干部对股份制改革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人大,政协挂职的魏县老领导都站出来批评,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县委书记甚至跑到市里告状,说赵华是彻底的走资派。

当然这些反对的声音,赵华也不会太在意,改革势必会不可避免的触及一些人的思想。

股份制改革他是坚定不移的要实行下去的。砖瓦厂的资产评估已经在全面开展,赵华请了市里的一个独立核算的机构进行评估,乡里由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砖瓦厂的工人和普通的农民组成了一个监督组,监督整个资产评估的过程。

评估的报告很快的就出来了,赵华在办公室里仔细的阅读着这份报告,资产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容易被人诟病变卖国有资产,确实后世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干部就是通过压低国有资产价值,来变卖国家财产,中饱私囊的。

桌上的电话突然想了起来,赵华抓起电话,用他一贯中气十足的男中音说道:“你好,我是赵华。请问哪位?”

“你这小子挺不安稳的啊!”电话那头声音显得沧桑而有威严。

赵华瞬间从椅子上站起来,神情严肃,如同对方可以从电话里看见他一般。说道:“老首长,您好。”

“股份制改革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是看了你的文章还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分析的很透彻,虽然现在有一些企业进行了改制,但是相对比较分散的,对地方经济的成效不是太明显。”

老首长地方口音很重,赵华认真详细的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他也在心里揣测着老首长话语中透露的意思,难道老首长是想在一个区域里进行整体试点吗?

老首长说道:“要是在你们魏县全面实施企业改制工作试点,由你来主持,你有没有信心啊!”

“信心是有,但我毕竟只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恐怕领导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现在绝对不是谦虚的时候,老首长是有意让他进行这个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赵华知道后世的发展规律,这个试点工作是肯定能够成功的,一笔大大的政绩,赵华是必然当仁不让的。但是赵华还是要把工作的困难摆出来。

“魏县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企业改革试点办公室嘛,大成乡的农民工作还是需要你继续深入下去,二头工作都不轻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老首长语重心长的说道。

赵华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自己不过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能得到老首长的厚爱,却是一种无尚的荣誉。

“请老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老首长传来一阵爽朗的小声:“年轻人就是要有你这股闯劲,不怕困难,没什么事情,我就挂了。”

“老首长……”赵华欲言又止,赵华想起了明年即将要发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