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赵华也不在意吴长贵的眼神,现在首先要解决好工人的事情,一旦工人们长时间的不肯散去,那影响就恶劣了,很可能影响到上面对改制工作的信心。

要平息这次事件,他赵华是绝对不行的,还是要吴长贵来控制局面,毕竟他是县长,自己的地位还太低。

“黄书记,你有没有发现在工人们的情绪下去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煽风点火,煽动工人们。”

赵华的话一下子提醒了黄国涛,他首先想到的是维持秩序,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发生混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倒是没有注意这一情况,经过赵华这一提醒,黄国涛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此。

赵华说道:“要把这几个人悄悄的控制了,一方面可以稳定群众的情绪,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查出幕后主使,这么大的规模的行动没有幕后串联是不可能的。不过动作要隐秘,不能激起工人们的情绪。”

黄国涛作为吴长贵的同盟,自然对赵华也看不顺眼,不过他不得不佩服赵华细致的观察力和缜密的行事能力。

黄国涛看了吴长贵一眼,吴长贵点点头。

不一会,一些便衣穿梭在人群里,不一会几个人就被悄无声息的从人群里给带了出来。

这时吴长贵站在前面,自信了不少。吴长贵恩威并施,很快稳定了大伙的情绪。工人们答应先解散,组成工人代表,县里一定要给工人们一个交代。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八十七章 幕后之人

PS:佛山小悦悦事件,最近有人讨论要成立见死不救法律,我觉得成立诬陷重罪法律比见死不救法律效果更好。有时候不是不救,实在是救不起。十几年前,曾经的一个老邻居,为了救人,被人诬陷,结果花了五六万,他家孩子因此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我亲戚开出租,也是救一位老人,结果被赖上了,那老人也没什么问题,但就是躺医院里说不舒服,最后花了二万块钱私了了。有时候真的不是要冷漠,而是社会逼得我们冷漠。

和工人代表谈话的有县委常委县长吴长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罗达,以及改制办的主任赵华。

吴长贵和周罗达也不过是来做些官面文章,让工人代表们觉得他们受到了重视。这一点在处理群众事件的时候很重要,否则会被认为政府在故意敷衍他们。

毕竟是县委的领导,和乡镇干部的格局就是不一样。很多乡镇干部比如嘎子乡村民反对造纸厂事件,他们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站在上位者的位置上,甚至动用武力驱散群众,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进一步的紧张关系,发生恶劣的群众事件。

工人代表三十余人,县委的小会议室基本已经坐满了。吴长贵坐在会议桌最前面中间的位置,周罗达坐在左首,赵华右首位置。

工人们围坐在会议桌四周,有的还穿着工作服,他们或许不是所在厂的领导,甚至是最普通的工人,但是他们在工人中的威望却是最高的。

魏县除了魏县纺织厂,其他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工厂,一百人左右的规模,有的甚至只有五六十个工人。

赵华首先说道:“各位工人师傅你们好,中间这位大家想必也都认识,就是我们魏县的县长吴长贵同志。这位是常务副县长周罗达同志,我是这次改制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也是改制办的主任,我会尽量回答大家的问题,我回答不了的,二位县长可以为大家做进一步的解释。”

赵华是三人之中级别最低的,理应他来做介绍,在这种场合抬高领导地位是官场的基本常识。吴长贵和周罗达分别向大家点点头,吴长贵心道,这个赵华倒是很懂规矩,可惜和他不共戴天,不能为自己所用。

下面的人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虽然声音很小,但是赵华还是能够听见大概的意思,轰轰烈烈的改制工作竟然是一个娃娃在抓,县委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吴长贵显然也听见大伙的议论,暗中窃喜,他瞄了一眼赵华,只见赵华的脸上依然波然不惊。吴长贵不相信赵华小小的年纪就有这般的养气功力,他心想,你小子给我装蒜。

一阵短暂的议论之后,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身上的衣服上满是油渍,头发已经发白的老者说道:“我的问题是企业经过改制以后,政府就会退出企业的经营,企业老板就变成私人的,那时候私人老板一脚把我们踢开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赵华看了一眼吴长贵,表示请示领导,吴长贵微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