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至少吴家的第三代中,没有这样的人物。吴国泰的大儿子吴海涛,吴海燕的哥哥,现在是县长,正处级干部,他是吴家重点培养的第三代,也不过只是在吴家圈子的边缘。

吴老敬过二杯酒以后,滴酒不沾。保健医生是不让他抽烟喝酒的,不过今天破例。

席间的气氛十分的热烈,这次政治事件,吴家可是捞金的政治资本,吴老的二儿子吴国昌,听说不久之后就要调到中央来,听说是中央某重要部门,任常务副,副部级级干部。至于其他的好处,大概还处在运作之中。

本来的一场危机,没想到化险为夷。

酒席还没结束,吴老的秘书就走进来,靠在吴老和冯老的耳边,低声的说道:“冯老,您的电话。”

“谁找我?”冯老感觉有点奇怪,找自己的电话怎么会打到冯老的家里。

秘书警惕的看向四周,低声说道:“老首长。”

吴老的秘书声音虽然很低,但是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听见了,大家都屏气凝神。

冯老跟着吴老的秘书,来到了吴老的办公室接电话,不一会,冯老笑眯眯的走出来,大家才舒了一口气,看吴老的神情,大家知道一定是好事。

冯老走到冯怡舒的身边,笑道:“丫头,恭喜你。”

“恭喜我什么啊?”冯怡舒莫名其妙。

“老首长刚刚打电话过来,授予你国家突出贡献荣誉。这可是只有在国家处于死生存亡关头,挽救国家命运的人才可以获得的,爷爷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冯老激动的说道。

冯怡舒说道:“这奖应该颁给赵华。”

“你们谁得不是一样吗?再说这个奖是部队里的,赵华他不在部队啊”冯老笑眯眯的说道。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一百三十七章 起死回生

赵华和冯怡舒第二天又去拜访了老首长,在老首长家里吃的午饭。晚上他们回来之时,冯老,冯怡舒的父母和赵华的父母正在商量赵华他们的婚事。其实也没什么需要上商量的,只是大致敲定一个日期和流程。

日子定在国庆节,北京这边简单的摆上一桌菜,主要请冯老的老战友他们即可。主要的活动还是在魏县,冯家没什么旁系亲戚,不像赵华家,十里八乡的能请上上百桌。结婚嘛,气氛就是要热烈,人越多越好。再说以冯老的身份,在京城大张旗鼓影响不好。

赵华不能在首都耽搁太长时间,大成乡的事情千条万绪。他必须要赶回去。赵华的父母被未来的儿媳妇留在了北京,回到大成乡,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看见状元令酒厂门口聚集了许多人。

文启才站在人群中央,大声的说道:“我说了,赵书记不在乡里,他去首都了,你们过二天再来找他吧”

“不行,等不到赵书记我们哪也不去。”大家都啷啷着。

赵华停下了车,这才看清这群人原来是酒厂的工人。状元令酒厂自从发生那起掺假事件之后,状元令酒厂已经处于停产中,酒厂的酒根本就卖不出去。工人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了,甚至连原来都不如。之前酒厂还能靠乡政府发点钱,现在酒厂是自己搞垮的,他们又不好再向政府伸手了。

工人们见到赵华,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大概的意思赵华还是听明白了,他们是希望赵华能把厂子盘活起来。

赵华说道:“当然王玉总经理抓质量,反对盲目扩产,你们就是不听,集体罢免了人家。更可气的是,你们还把老厂长给赶回了家。现在我能有什么办法啊”

必须要给这些人泼泼凉水,否则以后还会再犯同样的事情。

其实赵华已经想好了帮酒厂解脱困境的办法,那时候的媒体还没有后世那么厉害,不会抓住一件事不放的。状元令酒厂只要老酒装新瓶就可以了。

“这不都是朱佳春蛊惑我们的嘛,赵书记,你还请王经理回来吧。酒厂还是需要王经理的带领。”工人们倒是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朱佳春固然有错,但没有工人们的推波助燃,他一个小鬼也跳不出什么花样来的。

“王经理是不可能回来的,人家现在在北京,是一家唱片公司的总经理。”赵华继续给工人们泼冷水。

大家后悔的表情显露在脸上,其中一位老工人拉着赵华的手,说道:“赵书记,你是一定有办法的,求求你想想办法。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利欲熏心了,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这就是民主的代价,很多经营上的策略,工人们是不了解也不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