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准备工作。

并雨没有停止的迹象,大概过了二天之后,雨开始变得猛烈起来,经常的就会出现暴雨大暴雨。赵华在魏县跟着谭良富和水利局领导他们一起下去视察,组织民兵以及人民群众加固河堤,把生活在危险库区以及山地灾害隐患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段,因为魏县准备充分,并没有大的险情发生,但是赵华不放心的是榆林县,这几年,榆林县大肆发展造纸行业,对山林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样持续的暴雨,赵华很担心榆林县会顶不住。

赵华去了一趟赵家村,赵家村后面的那座山山势比较陡,虽然赵家村开始进行居住条件改造,家家都是小楼房。这也是赵家村众多企业为赵家村人做的实事,不过赵华还是担心,他让赵东生把乡亲们领到县里的小学安顿下来,村里全部的村民都转移出来。虽然可能问题不大,但是以防万一。赵华的父母自然就居住在赵华在省城买的新房里。

安顿好所有的一切,赵华火速赶到榆林县的时候,市委书记吴国红已经赶了回来,据说她在中央跑的项目也基本落实了。家里发生这么大的危险,她岂能坐得住,立刻赶到了市里,

此时吴国红和县长韩家梁都在榆林县坐镇指挥,因为水势过大,榆林县的几个水库同时出现危险,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是下游河道的防洪屏障,水库塘坝出了问题,下游防不胜防。榆林县现在发现有3座小型水库和8座塘坝都有决堤的可能,另外一个个小的泥石流不断的发生,情况十分的危及,要是一旦发生危害,后果不堪设想。省里的领导都在赶往榆林县的路上。

赵华走上前去,说道:“吴书记,情况十分危险,榆林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植物覆盖率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对雨水的拦蓄作用,水库和塘坝的水位不断的上升,随时都有决堤的可能。”

韩家梁也看到了赵华,显得十分的尴尬。吴国红则是感激的看着赵华,要不是赵华和韩家梁吵了一架,韩家梁绝对不会如此重视防洪工作的。现在除了榆林县,其他地方都比较安全,虽然榆林县是韩家梁重点安排的县,但是榆林县的环境破坏太严重了,山洪也没有植物抵挡,汹涌奔来。

吴国红和韩家梁在指挥室里如坐针毡,吴国红说道:“小赵来了。”

她继续对韩家梁说道:“我们不能再犹豫了,赶快组织群众转移,另外准备开闸泄洪,只有牺牲高桥镇才能保全大局。”

“我同意书记的意见。”韩家梁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他前二天在市长工作会议上还强调,全市要建立造纸基地,但是现在看看榆林县的情况,他无力的说道。

“我认为要把可能涉及到的村子以及下游乡镇的一些具体地方搞清楚了,有目的的进行群众的转移,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转移预案,不然这样盲目的转移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出现危险。”赵华在旁边补充的说道。

“吴书记,能不能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一旦泄洪,整个榆林县也都完了。”榆林县的党委书记高林说道。

吴国红怒视了高林一眼,咆哮道:“你让我想办法,我想什么办法,要是一旦水库决堤,下游不堪设想,你能负责吗,当初让你做好防汛工作,你们做了什么,你这是犯罪,对人民的犯罪你知道吗?”

高林吓到不敢说话,在一旁的韩家梁也低下了头。

省长慕容春雷和省水利厅一行也赶到了榆林县,现场指挥。吴国红等县委常委们站在指挥室的门外迎接,慕容春雷脸色铁青,叱喝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一套,情况怎么样。”

吴国红在沙盘门前简单的叙述了一些情况,目前主要河道因为防汛物质准备充分,全县的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和群众都河堤上进行加固作业,市武装部部长胡彪同志亲自指挥,暂时没有大的险情。但是榆林县内三个小型水库和八个塘坝情况危急,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裂痕、管涌的现象,加上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导致了水库塘坝的水位严重雍高,形势十分严峻。

“如果一旦出现溃坝的现象,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根据气象台的预报,暴雨还将持续,如果泄洪,损失会有多大,群众有没有转移。”慕容春雷额眉紧锁的问道。

韩家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榆林县的一半都会变成一片汪洋。”

吴国红补充的说道:“群众方面正在转移,榆林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人员的转移和疏散。”

慕容春雷用他那洪亮的声音,斩钉截铁的说道:“牺牲一个县,保住下游一大片,还是值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