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赵华说道:“广记,表面看起来苏家是有很丰富的家产,产业规模也十分的巨大,但是这些年苏家不断的在扩大自己的产业,他们他们向建筑,机械,餐饮等等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他们的资金是不可能完全支撑这些产业扩张的,这些项目都是通过融资来完成的。所以现在现在苏家不要说拿出钱来,他们可能不够还欠着一屁股的帐呢。”

赵华的话让广玉杰感觉十分的震撼,他没有想到表面风光的苏家原来是这样堆砌起来的。不过广玉杰很快的发现了问题,虽然这些钱都是慅是通过融资来的,但是要是这些项目绝大部分的项目能够盈利的话,这些钱还是可以收回来的。只要苏家能够不断的融资二十亿,那还是可以操作的。

广玉杰说道:“这要这些项目能够赚钱至于是不是融资来的钱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而且苏家来我们榆林县投资,我们县里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所以就不存在这些问题的。”

广玉杰想的太简单了,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是存在着风险的。而有些风险还是周期出现的,就是因为经过一段时期的累积,而导致的这些风险的必然发生。当然这时候的华夏国官员,没有几个人是能够知道市场经济的规律的。

赵华说道:“广记,我想一旦苏家和榆林县确定投资的话,他们必然会找县政府谈条件,首先在地价,政策方面的优惠扶持是不必说的,另外他一定会让榆林县政府投资,还可能让政府通过集资的方式来建设这个钢铁厂,因为二十个亿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苏家必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集资,贷款应该成为他主要的融资方式。到那个时候,我们榆林县就和这个钢铁厂的命运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了。”

广玉杰对赵华的警告不以为然,他说道:“即使这样,只要苏家能够融资成功的话,我相信钢铁产业一定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行业,尤其尤其是华夏国的经济在告诉发展的今天,随着华夏国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钢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因此而得利呢。”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意孤行

“广记,你考虑过其中的风险吗?要是融资出现一点问题,无论是榆林县还是苏家都是致命的打击。华夏国的经济发展从改革之处,都是在不断的调整和深化之中,说明我们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就算是欧美成熟的社会,他们也是会发生金融危机的。所以这样完全不节制的依靠融资来发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赵华说道。

广玉杰并没有把赵华的话放在心,他认为赵华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金融危机赵华也是听说过的,不过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他也没有弄明白。但是他觉得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现象,而在华夏国这种先进的市场体制下,由国家来控制整个社会的经济走向,是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的。而且现在华夏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了一个良性的轨道,在三五年之内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的。

广玉杰说道:“赵县长,你在大成乡的时候就曾经大刀阔斧的发展经济,我听说你还为大成乡的农民成立了农经公司。而农经公司在刚刚成立的时候,也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挂名单位,你却刚从银行里融资千万。这样的气魄,我广玉杰自诩是没有的。但是事实证明了一点,大成乡的农民经济发展的十分的顺利。现在听说农经公司已经在广远市建成里反季节蔬菜交易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专业为农民跑销量的经济公司,而广远市的农民收入也是三级跳,现在快赶我们榆林县城镇居民的收入了。当年的豪气现在怎么没有了,做工作嘛,就是要勇敢的去创,,小心无大错,但是我们百姓的收入却提高不起来。”

广玉杰说的没有错,大成乡的农经公司成为全国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单位,甚至受到老首长的赞扬。可是一方面农经公司是在政府的操作下,投资也是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而且,赵华当初就向老首长表示过,农经公司是大成乡独有的想象,而其他的地方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正如赵华所说的,其他的地方也有不少是学习大成乡的农经公司的运作模式,但是都纷纷的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仅没有为百姓争取到利益,相反的却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伤害。大成乡的农经公司是一心为百姓办事的农民经纪公司,而其他的地方农经公司虽然成立了,但还是政府的编制,官僚作风十分的严重。农经公司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了解市场的动向,把握市场的脉搏,这样才能起到为农民承担风险,使得农民的利益最大化,那么模仿者只是学习了农经公司的样子,其精髓却没有能够把握到,这就是这些农经公司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