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另外米国远涉重洋,出兵海湾,不是仅着眼于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除了要遏止伊拉克的扩张;维护米国和西方的石油利益之外,还强调要通过摧毁萨达姆的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优势和全球的霸权地位,建立以米国为主要的冷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在米国出兵海湾3个多月之后,针对国内反战情绪,老布什在《新闻周刊》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他在海湾的政策目标,其中有一点是米国在海湾地区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不允许萨达姆控制海湾油田和进行经济讹诈。

自此,米国必然要发动海湾战争的一个目的就清楚了――为了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海湾地区(包括海湾6国、伊朗、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石油宝库,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6551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5。4,是西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生命线,米国绝不允许这些油田落入对西方持敌对态度的萨达姆之手。

米国在波斯湾的利益究竟是什么呢?米国学者小约瑟夫。奈认为,米国卷入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石油,秩序,武器扩散。其中他关于石油是这样阐述的――石油是最重要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在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后,米国政府花费200亿美元建起了战略石油储备。到1990年8月,米国共储备了6亿桶石油,差不多是国一年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数量。另外尽管石油在米国能源构成中占40,但是来自波斯湾的石油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例还不到5,因此丧失海湾石油对米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很小的。

但仅仅着眼于直接影响未免鼠目寸光,只要是世界市场的石油的1/3来自波斯湾,那么那里石油生产的下降就会造成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上涨,上涨的石油价格对米国经济有两种影响。一是进口将需要更多的钱,二是经济增长将受到干扰,如果萨达姆?侯赛因想用更多的价格来更快地榨取钱财,对米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就会更严重。

为了米国的利益,这次战争也就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赵华对这一段的历史有所了解,所以他才会提前布局,就是为了能从中赚上一笔。米国人吃肉,那么他赵华怎么说也应该要分上一杯羹,不然,这怎么能对得起他的先知先觉呢?

投资公司去年的挣得满满当当,海湾战争刚刚结束,而赵华也早在国内的时候,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姐姐成立的离岸投资公司已经完成了对石油炒作行动,他们将通讯公司挣到的钱和之前投资公司做的股票投资,韦伊伊那边香港投资公司的钱全部转化成米元,又以通讯公司的名义,在欧洲和米国各大银行贷款,居然一共筹集了二百亿美元的资金。分多次全数投入了石油期货,全部都是买石油期货涨。这让赵娟吓的不轻,赵华这样一来的话,不仅能把整个产业都拖垮,甚至还能欠下一个天文数字的贷款。但是马一兰却劝说赵娟,要充分相信赵华才行,赵华什么时候失过手,赵娟想想也对。

由于海湾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占的比列太大,那么这一地区爆发战争,可以想象国际原油价格将会出现怎样剧烈的变化1990年8月海湾危机前,每桶石油为16美元,10月涨到28美元,赵华也是毫不犹豫的把所有的资金在战争之前就投入进去了,在每桶涨到30美元的时候,赵华就开始脱手了。毕竟他掌握在手里的太多,要是一下撒出去,肯定是脱不了手的,会带来不少的损失。所以他才决定在原油价格涨到每桶30美元就开始逐步脱手。

但是由于买进价格非常低,平均也就17美元,而脱手价格平均达到了32美元。这一倒腾,几乎就是百分之百的利润,赵华在这次的行动中总共赚到了二百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这为赵华以后的行动注入了一份强劲的动力。

不过现在战争结束了,石油的价格已经在不停的下跌,很多的炒家都在这场石油大战中还苦苦挣扎的时候,此时赵华的目光是紧紧的盯向另外一个大的行动,赵华的目标是苏联,主要是在卢布。

其实,赵华早在来米国之前,就已经下手了。出国前,赵华就让韦伊伊在苏联暗自行动,韦伊伊现在在苏联可是有相当大的能力了,赵华也暗示她要多和叶利钦搞好关系,赵华让韦伊伊向苏联中央银行拿到了一笔两百亿卢布的高息贷款。

韦伊伊对赵华为何需要那么多的资金投资很是费解。现在老公也不缺钱啊,难道老公有什么大的行动吗,不过对于赵华的命令韦伊伊不会多问什么的,只要执行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